2025年7月30日至8月3日,我随驻也门使馆临时代办邵峥率领的工作组,第六次踏上也门的土地,目的地是亚丁。
飞机在夜色中下降,准备降落在亚丁国际机场。从舷窗望出去,下方的灯光星星点点,和起飞地利雅得那片铺满大地的、辉煌的灯海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亚丁的夜,显得安静,甚至有些寂寥。
舱门打开,一股湿热、带着浓重海水咸腥味的风立刻包裹了我们。这股熟悉的气息,瞬间让我想起了家乡广东的海边,也是这样的湿润和咸鲜。走出机场,夜幕下的亚丁出乎意料地宁静祥和,空气里并没有预想中的紧张气氛,只有海浪声隐隐传来,让人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
行程中,邵代办带我们走访了亚丁多地。最难忘的是登上西拉山顶的那一刻。站在山顶,整个亚丁市尽收眼底。湛蓝的海水环抱着城市,大大小小的渔船安静地停泊在小小的港湾里。山顶上,古老的城堡遗迹巍然耸立,那些饱经风霜的石墙,无声地诉说着这座城市悠久而沧桑的历史,仿佛一位沉默的见证者。远处,著名的“小本钟”孤零零地矗立着,它是这座城市曾经作为世界第二大港口辉煌过往的标记。
我们一行所到之处,随处可见踢球的孩子们。在街道上,他们搬来两块石头就当球门;在海边稍平整的泥土地上,他们赤着脚追逐着一个磨旧了的皮球。那份投入和简单的快乐,让人感受到当地人骨子里的乐观。
亚丁老城区的市集总是热闹非凡。狭窄的街巷里挤满了人,两边是林立的摊位。刚捕捞上来的海产银光闪闪,各种香料散发出混合的浓郁气味——肉桂、孜然、藏红花……五颜六色的服装、新鲜的水果蔬菜、图案繁复的地毯,应有尽有。穿梭其中,总能听到带着也门口音的中文“你好!”从不同的摊位传来。这简单的问候,透着真诚的热情,是中也民间友好最直接的体现。
海边的亚丁商城重新开放,里面像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这里商铺种类不少,装修明亮,冷气充足,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这为当地民众提供了一个新的购物和休闲去处,也是民生方面的一个亮点。
然而,亚丁面临的困难也清晰可见。最直接的体验是电力短缺。即便是在当地最好的五星级酒店里,停电也是家常便饭。每隔一段时间,灯突然灭了,空调也停了。亚丁的气候湿热,没有空调的夏天十分让人难受。在户外的餐厅里吃饭,不一会儿功夫,衣服就会粘在身上,很不舒服。但看看周围的本地人,他们似乎早已习以为常,只是淡定地聊着天。
货币贬值是另一个大问题。用美元兑换当地货币后,感觉物价相当便宜,十美元就可吃到一顿当地星级酒店的自助餐。但这“便宜”只是对我们而言。对于收入几乎停滞甚至下降的当地人来说,这些日常消费正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
虽然“不战不和”的局面已经维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但是亚丁在平静的表面下仍然充满着未来的不确定性。与当地官员交流时,谈及和平,他提到的一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我们现在甚至有点感谢电子游戏。你想,如果有一天也门的孩子们都不玩电子游戏了,那可能就意味着他们得扛起真枪上战场了。” 这话听来有些无奈,却也道出了他们对和平的深切渴望,以及现实中和平根基的脆弱。
短短几天的访问,亚丁给我的印象是复杂的。它有美丽的山海、悠久的历史、热情的人民和顽强的生命力。山顶的古堡、街头的足球少年、热闹的市集、新建的商场,都在诉说着生活的韧性和对未来的期盼。但同时,停电的困扰、货币的困境、发展的滞后,这些难题也真实地摆在眼前。
离开亚丁那天,再望向这座城,心里多了份感触。尽管困难重重,但亚丁人脸上那份淳朴的笑容和对生活的态度没有变。他们依然努力地生活着,依然在寻找快乐。这份坚韧的乐观,或许就是这座城市最大的希望。真心希望和平能早日真正降临这片土地,让这份乐观开出更美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