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先生,
跨入新世纪的第一个年头,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给各国、各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但世界的发展并不和谐,人类的生存与安全仍然面临挑战和威胁。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运行风险增大,南北差距和“数字鸿沟"仍在扩大。局部冲突此起彼伏。跨国问题也越来越直接地困扰着人类的和平生活。
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速明显放慢,日本经济首季出现0.2%的负增长。随着发达国家经济放缓,电子产业需求疲软,金融市场呈现不稳,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受此影响,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普遍放慢:出口需求和贸易顺差递减,工业生产开工不足,主要股、汇市均呈跌势。据权威机构预测,今年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的GDP增长率将出现下降。面对复杂而严峻的形势,如何积极应对挑战和风险,谋求自主发展,成为亚洲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中方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加大改革与调整力度,不断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亚洲各国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和驾驭市场波动的能力明显提高,但可能导致危机的因素依然存在。在当前情况下,仍应下大气力,深化金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调整产品出口结构,促进科技、尤其是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努力实现政治和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政治和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金融危机的后遗症在一些国家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导致一些国家政治动荡,加之民族、宗教等社会矛盾突出,内外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严重影响。我们真诚希望本地区各国能保持政治和社会稳定,集中精力振兴经济,实现新的发展。
――加强合作与协调,积极推进地区合作进程。加强区域合作有利于促进优势互补,增强各国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实现共同发展。当前,10十3合作势头良好,“清迈倡议”正在逐步落实。今年10月还将在中国上海举行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但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亚太地区的合作水平还比较低,应该继续加强合作的力度。
另一方面,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发达国家对剌激世界经济增长负有主要责任。我们注意到,不少国家己承诺尽快采取措施,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发达国家还应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和援助,进一步减免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或延展还债期,同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 特别是技术援助和转让。鉴于出口对发展中国家恢复经济增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发达国家有必要进一步开放市场,减少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壁垒。
为进一步改善全球发展环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应继续推动国际金融体制的改革,启动WT0新一轮贸易谈判,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为建立一个更为公平合理的世界经济新秩序而共同努力。
主席先生,
作为亚洲和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致力于自身的稳定与发展,并为亚洲及世界和平与发展而积极努力。今年是中国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尽管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并不理想,但中国有信心顺利实现“十五计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中国在制定“十五计划”时,已经把国际经济形势中的不确定因素考虑在内,立足于促进内需,谋求发展。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8.2%,可以说为“十五计划”开了个好头。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加入WT0以后,中国将更为严格地遵循国际通行的市场规则,进一步对外开放。一个l3亿人的大市场将会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巨大动力。近年来,中国的进口保持着旺盛势头。前年中国进口增加18.2%,去年增加35.8%。过去5年,中国进口的8000多亿美元商品中,半数以上来自亚洲。今后五年,中国大约还要进口价值1.4万亿美元的设备、技术和产品,这无疑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和商机。
当然,总体来看,中国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对象一-西部六省一市五个自治区,占全国56%的国土面积和23%的人口,但工业产值仅占全国份额的10%。中国入世以后,国内弱势产业将面临严重挑战。中国在环境、能源、水资源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缩小贫富差距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继续加强互利合作。
中国政府愿与各方一道,为促进亚太地区的繁荣和发展、推进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
跨入新世纪的第一个年头,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给各国、各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但世界的发展并不和谐,人类的生存与安全仍然面临挑战和威胁。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运行风险增大,南北差距和“数字鸿沟"仍在扩大。局部冲突此起彼伏。跨国问题也越来越直接地困扰着人类的和平生活。
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速明显放慢,日本经济首季出现0.2%的负增长。随着发达国家经济放缓,电子产业需求疲软,金融市场呈现不稳,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受此影响,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普遍放慢:出口需求和贸易顺差递减,工业生产开工不足,主要股、汇市均呈跌势。据权威机构预测,今年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的GDP增长率将出现下降。面对复杂而严峻的形势,如何积极应对挑战和风险,谋求自主发展,成为亚洲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中方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加大改革与调整力度,不断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亚洲各国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和驾驭市场波动的能力明显提高,但可能导致危机的因素依然存在。在当前情况下,仍应下大气力,深化金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调整产品出口结构,促进科技、尤其是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努力实现政治和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政治和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金融危机的后遗症在一些国家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导致一些国家政治动荡,加之民族、宗教等社会矛盾突出,内外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严重影响。我们真诚希望本地区各国能保持政治和社会稳定,集中精力振兴经济,实现新的发展。
――加强合作与协调,积极推进地区合作进程。加强区域合作有利于促进优势互补,增强各国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实现共同发展。当前,10十3合作势头良好,“清迈倡议”正在逐步落实。今年10月还将在中国上海举行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但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亚太地区的合作水平还比较低,应该继续加强合作的力度。
另一方面,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发达国家对剌激世界经济增长负有主要责任。我们注意到,不少国家己承诺尽快采取措施,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发达国家还应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和援助,进一步减免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或延展还债期,同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 特别是技术援助和转让。鉴于出口对发展中国家恢复经济增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发达国家有必要进一步开放市场,减少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壁垒。
为进一步改善全球发展环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应继续推动国际金融体制的改革,启动WT0新一轮贸易谈判,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为建立一个更为公平合理的世界经济新秩序而共同努力。
主席先生,
作为亚洲和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致力于自身的稳定与发展,并为亚洲及世界和平与发展而积极努力。今年是中国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尽管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并不理想,但中国有信心顺利实现“十五计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中国在制定“十五计划”时,已经把国际经济形势中的不确定因素考虑在内,立足于促进内需,谋求发展。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8.2%,可以说为“十五计划”开了个好头。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加入WT0以后,中国将更为严格地遵循国际通行的市场规则,进一步对外开放。一个l3亿人的大市场将会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巨大动力。近年来,中国的进口保持着旺盛势头。前年中国进口增加18.2%,去年增加35.8%。过去5年,中国进口的8000多亿美元商品中,半数以上来自亚洲。今后五年,中国大约还要进口价值1.4万亿美元的设备、技术和产品,这无疑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和商机。
当然,总体来看,中国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对象一-西部六省一市五个自治区,占全国56%的国土面积和23%的人口,但工业产值仅占全国份额的10%。中国入世以后,国内弱势产业将面临严重挑战。中国在环境、能源、水资源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缩小贫富差距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继续加强互利合作。
中国政府愿与各方一道,为促进亚太地区的繁荣和发展、推进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