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0日,驻塞拉利昂使馆联合塞拉利昂大学孔子学院共同举办“国际中文日”活动。驻塞拉利昂大使胡张良和夫人周敏出席。塞文化和旅游部部长普拉特、技术和高等教育部副部长卡马拉、青年部副部长卡隆、国会议员葛瓦奥、塞大副校长福迪·萨、塞中友好组织代表、塞大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柏树平和塞方院长哈丁、在塞中资企业负责人、塞当地中文爱好者及塞大师生和校外学生等200余人参加活动。塞国家电视台、非洲青年之声电视台现场直播,《卡拉巴什报》《阿沃克报》等十余家主流媒体到场报道。
胡大使致辞表示,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和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学好汉语,能更深入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发展现状和美好未来,能更好理解中国文化蕴含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自强不息的人生观。此外,学好中文也有助于更方便地同中国人民开展文化、旅游、经济贸易等交流活动。
胡大使强调,人文交流是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确定的“九项工程”之一,中方愿同包括塞方在内的非洲国家一道,加强交流互鉴,促进和谐相处。近年来,中塞双方教育文化合作硕果累累。中方将继续同塞方深化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相信在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之后,越来越多的塞拉利昂朋友能够到中国体验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
胡大使并就汉字和汉语的特点、中国文化的核心内涵、中国国名的含义、中国为什么把大熊猫称为国宝等问题同现场观众进行交流。
普拉特部长、卡马拉副部长等分别致辞。他们均表示举办本次国际中文日活动意义重大,为塞人民和中文学习爱好者了解中文和中国文化打开了又一重要窗口。去年是中塞建交50周年,50多年来,中塞双方始终保持亲密伙伴关系,中方长期以来对塞提供的大力支持让塞人民受益良多。当前,塞人民了解中国、与中国交往、学习汉语的愿望愈加强烈。塞方愿同中方一道,继续在文化、教育等领域深化交流合作,造福两国人民。
随后,在场嘉宾共同欣赏了中国武术、舞狮、古筝、中文小品等中国文化节目和中文秀表演。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书法、茶道、剪纸、画脸谱、描团扇等中国传统文化体验区。到场观众反响十分热烈,纷纷表示通过中文日活动进一步领略了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魅力,增进了对中国的了解,希望未来能举办更多的类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