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7日,驻阿尔巴尼亚大使庞春雪在阿主流阿文报纸《全景报》发表署名文章《读“两会”,懂中国》,全面宣介“两会”精神并展望中阿关系发展。文章全文如下:
春回律转,万象更新。不久前,中国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在北京胜利闭幕(又称“两会”)。中国全国两会是世界观察中国、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我愿用几个关键词同阿尔巴尼亚朋友们分享几点体会。
关键词一: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经济总量约占全球总量18%,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两会期间,中国式现代化再次成为国际舆论场的热词。国际社会期待看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成就,了解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举措,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新机遇。中国式现代化在开放合作中推进,将惠及世界。从第七届进博会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超800亿美元,超大规模市场吸引力持续释放;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哈萨克斯坦第一次有了出海通道,老挝第一次有了现代化铁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关键词二:全过程人民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把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贯通起来。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每个环节、每个方面,都能体现群众意愿、听到群众声音。两会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今年,来自全国各地区、各民族、各行业的3000多名人大代表和2000多名政协委员出席两会,他们把百姓声音带到最高议事平台。例如,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就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修改意见。该意见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转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后被吸收采纳,成为全国性法律内容。津巴布韦驻华大使绍尼瓦表示,中国全国两会的代表和委员来自中国社会各方面、各阶层,代表着14亿多中国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新贡献。
关键词三:高质量发展
去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中国顺利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30万亿元人民币,5%的经济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今年继续锚定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既体现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也展现赋能世界经济、创造发展机遇的胸怀和担当。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高盛集团、瑞士银行等国际机构的报告,通过深入分析中国经济脉动,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透过5%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国际社会看到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关键词四:三大倡议
2021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应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挑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宝贵的稳定性和正能量,具有积极深远的时代意义。今年3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阐述了三大倡议的世界意义和发展情况。践行全球发展倡议,80多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联合国成立倡议推动工作组。践行全球安全倡议,中国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积极推动热点问题政治解决,在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阿富汗问题上积极劝和促谈,促成沙特和伊朗复交、巴勒斯坦各派别和解。践行全球文明倡议,联合国确定每年6月10日文明对话国际日,中国发起和参与文明古国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系列机制,同东盟、希腊举办数十个大型文化和旅游年(节)。
过去一年,中阿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两国领导人互致贺电,共同庆祝中阿建交75周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1.62亿美元,同比增长4.17%,中国已成为阿第二大贸易伙伴。中阿互免签证协议和旅游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署以来,双方人员往来更加频繁。站在新起点上,中方愿同阿方赓续传统友好、拓展务实合作、密切人文交流,推动中阿关系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