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日)
尊敬的帕斯图夏克前参议长先生,
尊敬的科拉尔斯基副国务秘书先生,
尊敬的法尔副国务秘书先生,
各位使节,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非常高兴与各位来宾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70年前的今天,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正式宣告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失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明天,即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日,在北京将隆重举行纪念大会、阅兵式等活动,习近平主席以及包括波兰众议长玛乌戈热塔·基达瓦-布翁斯卡女士在内的世界多国领导人将出席。
毕苏斯基元帅曾说“不尊重历史的民族,不配拥有当下的尊重和展望未来的权利 (Narod,ktory nie szanuje swej przeszlosci nie zasluguje na szacunek terazniejszosci i nie ma prawa do przyszlosci”。)二战战火遍及世界,给人类文明造成空前浩劫。同时,它又是一场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伟大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波兰是欧洲最早、最大的受害国,不屈的波兰人民英勇抗击纳粹德国侵略,以数百万军民伤亡的代价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永载史册的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爆发时间还要早,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全面抗战历时8年,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牵制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人民为此付出巨大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达3500万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同情与支持。在最艰难的时期,一批国际友人向中国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波兰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的民族,世界上所有为正义而战的地方从不缺少波兰战士的身影。传奇的志愿航空队“飞虎队”成员乌尔班诺维奇将军、救死扶伤的国际援华医疗队队长傅拉都都曾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这些老朋友和他们感人的故事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当然,我们还应记住的是,中国人民在战争期间不顾自身安危,迎接了包括来自波兰在内的3万余名犹太人到上海避难。“患难之交”是友谊的最高境界,二战期间的相似命运和相互支持拉近了我们两国人民的感情,也为中波传统友谊打下了坚实基础。
70年间,世界局势风云变幻。今天,“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中波合作顺应潮流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站在前所未有的“战略伙伴”高度。然而,今天的世界并不安宁,战争的阴霾并未彻底消散,局部冲突此起彼伏、非传统安全威胁对世界和平与稳定构成新挑战。中国古人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今天重温历史,就是要弘扬各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团结与友谊,强调合作,共同应对当今世界的各种挑战。中波两国人民都经历过战争的苦难,因此都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生活,相信我们会传承前辈结下的深厚友谊,坚定维护战后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主义国际秩序,为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不懈努力。
女士们,先生们,
不应忘却的除了历史,还有谱写历史的英雄。今天我们有幸请到几位二战老兵及其亲属。杰林斯基先生在二战期间是波国家军陆军上校、曾任波老兵事务部国务秘书。而什曼凯维奇中校在二战期间,曾赴华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70多年前,他们在战争中穿梭于枪林弹雨,成就了今天的和平与繁荣。让我们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并祝福他们身体安康、幸福常伴。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世界和平永存,中波友谊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