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和组织 > 国家(地区) > 欧洲 > 德国 > 驻外报道

驻慕尼黑总领事邱学军接受巴伐利亚媒体集团采访

来源:(驻慕尼黑总领事馆) 2025-08-22 18:23

2025年8月20日,驻慕尼黑总领事邱学军接受巴伐利亚媒体集团专访,重点介绍中巴州经贸合作关系,并就电动车市场竞争及政府补贴政策等问题进行了回应,《中巴伐利亚报》州内新闻版面以及《帕绍新报》网页版刊发题为《巴伐利亚和中国是好朋友》的专栏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一、您对巴伐利亚州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邱学军:我印象最深的是巴州强大的经济实力。不仅有世界知名的大企业,还有许多“隐形冠军”。此外,巴伐利亚州拥有11处闻名世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我已参观过新天鹅堡,景象如梦似幻。

二、美国对欧盟加征15%关税,而中国甚至可能面临更严峻的关税威胁。这是否会促进中欧贸易关系改善?

邱学军:中方立场始终明确:中欧应共同维护并进一步拓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方高度重视发展同欧盟的关系,这与美方采取何种政策无关。

三、过去两年,德国对华出口总额下降了16%,而中国对德出口保持稳定。中国未来会不会不再需要德国?

邱学军:中德间固然存在贸易不平衡现象,但这绝非中方有意而为。两国是平等的伙伴。中德建交53年来,双边关系持续密切发展,这是积极的信号。中国将在未来进一步深化同德国的合作。

四、您认为双方在哪些领域合作最有潜力?

邱学军:比如在数字化、人工智能以及太阳能和风能等领域。此外,中德在医疗技术、汽车和化工等行业的传统合作关系也将保持强劲势头。

五、巴伐利亚是汽车大州。同时在电动车领域,中德正在进行激烈竞争。你认为谁更胜一筹?

邱学军:这一点还有待观察。宝马、大众和奔驰30%的营业额来自中国市场,中国对德国车企而言极其重要。我认为,双方尽管存在竞争,但在新兴技术方面也有很大合作潜力。

六、中国政府为包括汽车业在内的许多企业提供了巨额补贴。这是否构成了不当竞争?

邱学军:这不符合事实。各国政府补贴新业态发展属于正常的做法,欧洲同样如此。随着市场的发展成熟,补贴也将逐步减少。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长期补贴特定产业,那不具可持续性。我还要指出,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绝非因为补贴,而是源于创新。中国完全有能力制造高品质汽车。欧洲的批评完全站不住脚。

七、作为总领事,您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邱学军:中国总领馆的一项重点任务是推动中德间务实合作。中国是德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而对巴伐利亚来说,中国已连续九年蝉联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已有约500家中国企业在巴州落户,未来还将会有更多企业入驻巴州。巴伐利亚和中国是好朋友。

八、德国政界和社会高度关注应对气变。中国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约30%,位居各国之首。中国如何看待气候变化问题?

邱学军: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目前,中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已占发电总量的逾40%。此外,中国视核能为清洁能源。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

九、在欧洲有一些人对于中国没有向俄罗斯施压,以尽早结束战事表示不解。您怎么看?

邱学军: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自危机爆发至今始终保持一致,即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应得到遵守,各方合理安全关切应得到重视,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都应得到支持。俄乌双方应直接对话谈判。中方将继续为推动危机政治解决发挥作用。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