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和组织 > 国家(地区) > 欧洲 > 法国 > 驻外报道

驻法国大使卢沙野在法华商业俱乐部午宴上的主旨演讲

来源:(驻法国使馆) 2019-12-13 03:07

  2019年12月11日,驻法国大使卢沙野出席法华商业俱乐部午宴并发表主旨演讲。全文如下:

尊敬的前总理拉法兰先生,
尊敬的帕里索主席,
尊敬的各位议员,
各位嘉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中午好!感谢帕里索主席邀请我作为主宾出席法华俱乐部的午宴并致辞,很高兴能借此机会分享我对当前中美关系和中欧合作的一些看法。

  今年是中美两国建交40周年。40年来,中美关系取得巨大成就,惠及两国人民,为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巨大贡献。2018年3月,美国政府单方面挑起中美经贸摩擦,迄已20个月。美国内部强硬派大致有以下三种说法。

  一是所谓美国“吃亏论”。这完全站不住脚。过去40年,中美合作是互惠互利的“双行道”,谁也没占谁便宜。根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报告,2009年至2018年间,仅美国对华出口就支撑了超过110万个美国就业岗位。2018年,中国对美服务贸易逆差达485亿美元。中美贸易平均每年为每个美国家庭节省850美元成本。97%的受访美国企业表示与中国做生意是盈利的,2017年美资企业在华年销售收入7000亿美元,利润超过500亿美元。而随着两国贸易摩擦开始,预计2018年美国对华2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使美国消费者每年多支付528亿美元,平均每个家庭每年多支出414美元。可见,保持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美国人一点不吃亏;搞不好中美关系,美国根本占不到便宜。

  二是所谓中美经济“脱钩论”。这既不理智,也无可能。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18年中国是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2018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超过6300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超过24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60%由外国在华投资企业生产,其中美资企业产品又占到一半。中美两国经济是全球价值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美经济“脱钩”不仅将对世界经济造成灾难性后果,美国经济也在劫难逃。当前,60%以上的中国美国商会会员企业将中国作为优先考虑的市场。11月5日至10日的第二届中国进口博览会上,美国报名参展企业超过190家,增长18%;参展面积达4.75万平方米,居各参展国首位。很多机构预计今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消费市场。与中国“脱钩”,意味着与机遇脱钩,与未来脱钩。

  三是所谓“美国获胜论”。这完全是自欺欺人。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2.6%,自美进口同比下降25.7%,贸易顺差扩大12%,证明发动贸易战并不能实现贸易平衡。穆迪分析公司经济学家预测,全面贸易战将导致美国就业人数到2021年减少310万人,失业率升至6.6%。考虑到美联储已无降息空间,很多经济学家预计2021年以后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可能性非常大。与此同时,受贸易战影响,虽然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加大,但今年前三季度,中国GDP仍同比增长6.2%,在主要经济体中是最快的。前10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63万亿元人民币(约合3.6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4%,延续平稳发展态势。前三个季度,中国利用外资达到1008亿美元、同比增长2.9%。中国经济已从一个小池塘成长为一片大海,具备了抵御狂风骤雨的能力。因此,对于贸易战,我们历来主张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问题,中国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

  我也注意到当前欧洲十分关注中美关系走向,大多数人反对美国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霸凌行径,在美国频繁对欧洲挥舞关税大棒的情况下,对中方立场相当认同。但也有三种思想令人担忧。

  一是认为特朗普找对了问题,但找错了解决方法。也就是说,不少欧洲人是认同美国对中国的指责的,包括侵犯知识产权、强制技术转让、国企补贴,等等。但是稍加思考就会发现,这些指责是站不住脚的。且不说美国没有为其指责提出任何事实证据,就是从逻辑上也说不通。中国连续七八年知识产权申请量世界第一,知识产权保有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中国每年支付给外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使用费达350多亿美元,这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所取得的进步。至于技术转让,这是企业间合作的正常做法。中国没有任何法律和政策强制外国企业向中国转让技术,所有的技术转让都是企业间的商业行为。至于补贴问题,我就不多说了,美国和欧洲国家对农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巨额补贴早已被世人诟病,很奇怪美国人居然有脸来指责中国。事实上,美国对中国打贸易战,指责中国这个那个,根本不是为了解决对华贸易逆差问题,也不是出于维护公平贸易,而是为了削弱中国竞争力,阻止中国科技进步,遏制中国发展。

  二是担心欧洲会因中美达成协议而利益受损。这是杞人忧天。中美贸易战由美方挑起,中方被迫做出必要、合理的反应。中美最新一轮磋商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为达成阶段性协议奠定了重要基础。只要双方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完全可以找到两国都能接受的解决问题办法。谈判中,中国坚决捍卫自身正当合法权益,但不会利用、影响第三方,更不会以第三方利益为代价做交易。中美如能达成协议,首先对中美双方有利,同时对包括法国在内的各国都有利。不管是中美谈判,还是欧美谈判,还是将来中欧间磋商,大方向应该一致,就是共同维护以世贸组织规则为基石的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三是打着从中美贸易战中渔翁得利的小算盘。这是注定破灭的幻想。一些人认为中美贸易战会减轻美国对欧洲的压力,甚至可以给欧洲带来所谓的“机遇”。事实上,对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的绥靖和纵容,无异于鸵鸟政策,即使保得一时安宁,终究还要面对现实的残酷。在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的今天,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波及全球,所有国家都是“利益攸关方”,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无原则的妥协退让只会换来变本加厉的讹诈。不要忘了,美国的关税大棒仍如达摩克里斯之剑高悬在欧洲各国头上。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两大重要力量,中欧唯一的现实、正确选择是合力维护多边主义,捍卫开放自由的世界经济体系。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犹如大江大河奔腾向前,势不可挡。中国是受益者,更是贡献者。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全面阐述中国“继续扩大市场开放”、“继续完善开放格局”、“继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深化多双边合作”、“继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举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谢谢。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