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大使介绍灾情和我抗震救灾工作 |
马大使回答记者提问 |
2008年6月5日,中国驻芬兰大使马克卿在使馆就抗震救灾、中国经济发展、北京奥运会和西藏问题接受了芬兰广播电台、电视台、芬通社、《商报》、《芬兰画报》、绿党党报等多家媒体的联合采访。
关于抗震救灾工作,马大使介绍了灾情和我抗震救灾工作,表示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高效、迅速、开放地开展救灾,践行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得到全中国人民的拥护和国际社会的赞扬。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团结互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包括芬兰在内的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民的抗震救灾给予同情和支持。对此我们表示感谢。当前中国政府努力防止次生灾害和重大疫情, 妥善安置受灾民众,着手灾区重建工作。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凭借自身的力量并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下战胜这场地震灾害。
记者关心的问题有:中国政府如何应对部分死亡学生家长要求彻查校舍倒塌原因,严惩责任人;官方是否允许在网上自由讨论此事;中国是否会因一些家庭失去独生子女而改变独生子女政策;地震产生的效应对中国国内政治和对外关系会产生什么影响;中国政府是否担心百姓在地震中表现出的自主参与意识未来不断增强对中国政府不利。马大使一一作了回应,特别强调,中国政府和人民在应对地震灾害中的出色表现,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美德的集中体现。这些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的内外事务产生积极影响。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民众的积极参与有利于政府的工作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要,并随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马大使说,地震对中国经济有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是短期的、局部的、有限的。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第一季度经济增长10.6%,投资、外贸和消费增长较快,灾后重建也将拉动投资和内需。我们有信心实现既定的经济发展目标。
关于北京奥运会,马大使说,奥运筹备工作接近尾声,奥运火炬传递因为地震作了必要调整。围绕奥运,国际上空前关注中国,媒体上有不少积极的报道,也有一些组织和个人对中国无理批评和指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是有目共睹的,我们欢迎一切客观、善意、建设性的批评和建议。针对记者提问国际上一些组织和个人声称抵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马大使说,外国领导人出席奥运开幕式是应本国奥委会邀请出席奥运大家庭的聚会,旨在鼓舞本国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中国欢迎各国领导人出席奥运开幕式,但是否出席由各国决定。
关于西藏问题,有记者问,中国是否担心西藏人再次闹事?中方与达赖接触情况。马大使说明了拉萨3.14事件的真相,通报了中央政府代表与达赖私人代表接谈的情况,阐述了中央政府在西藏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介绍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和文化宗教的保护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