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在瑞网络媒体《新闻之声》发表署名文章《完善全球治理 共筑美好未来》,全文如下: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80年前,人类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空前浩劫,共同打败了凶狠残暴、不可一世的法西斯侵略者,迎来了胜利与和平的曙光。中国作为二战主要战胜国,同各国一道创立了联合国,开启了全球治理的崭新实践,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80年后的今天,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但冷战幽灵未散,霸权之欲未消,治理赤字加剧,新型风险与复杂挑战持续涌现,人类社会旧疾未愈又添新忧。全球治理体系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考验,多边主义与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此背景下,习近平主席立足百年变局的历史方位,回应当今世界的紧迫需求,顺应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在今年9月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回答了“构建什么样的全球治理体系,如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这一时代课题,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倡议以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为五大核心理念,阐明了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需要遵循的原则、方法和路径,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
全球治理倡议是应对时代挑战的中国方案。历史浪潮奔涌向前,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世界各国前所未有地互联互通,休戚相关。然而,现行国际机制存在全球南方代表性严重不足、权威性遭到侵蚀、有效性亟待提升等短板,各国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呼声日益高涨,全球治理处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当口。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正逢其时,不仅其精神内涵同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一脉相承,更是对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有益补充和创新完善,通过增强现行国际体系和国际机制的执行力、有效性,使之更符合变化的形势,更及时有效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更好服务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利益。中国将继续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一如既往为完善全球治理作出表率,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全球治理倡议是促进开放合作的重要指引。全球治理倡议强调多边主义,注重务实行动,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呼吁在国际金融架构改革、人工智能、网络空间、气候变化、贸易、外空等领域,加大沟通合作,凝聚广泛共识。中国通过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治理倡议,包括积极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合作,坚决维护以规则为基础、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赋能增效等,有力推动各方合作共赢,促进各国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未来,中国将持续倡导以人为本,保障各国人民共同参与全球治理、共享全球治理成果,更好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更好弥合南北发展鸿沟,更好维护世界各国共同利益。
全球治理倡议是捍卫公平正义的有力保障。二战沉痛教训殷鉴不远,但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甚嚣尘上,个别国家妄图将弱肉强食、丛林法则合理化、合法化,企图以单边主义取代多边主义,以所谓自定规则取代战后国际秩序。全球治理倡议高举主权平等的旗帜,提出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倡导必须毫不动摇地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确保国际法和国际规则平等统一适用,不能搞双重标准,不能强加于人。唯有如此,方能携手共建一个更加公正、有效、包容的全球治理架构。
执大象,天下往。全球治理倡议以治理之力回应时代之问,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五大核心理念切中当前全球治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系统回答了全球治理“由谁治理、如何治理、为谁治理”的命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引领性。这一倡议摒弃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旧理念,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必将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一道,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正能量,为人类发展进步提供更强推动力。
世界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享一个未来。中国愿同包括瑞典在内的各国携手努力,同联合国及各方加强协调沟通,一道落实好全球治理倡议,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和平、安全、繁荣与进步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