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和组织>国际和地区组织>欧盟>双边关系

中国同欧盟的关系

(最近更新时间:2024年7月)

一、政治关系

1975年5月6日,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外交关系。1983年11月1日,中国与欧洲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分别建立外交关系,中国与欧洲共同体正式宣布全面建交。

1998年,中欧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2001年,双方建立全面伙伴关系。2003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政府发表首份对欧盟政策文件。2013年,双方发表《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2014年,中欧提出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中国政府发表第二份对欧盟政策文件。2018年,中国政府发表第三份对欧盟政策文件。双方迄已建立60余个磋商和对话机制,涵盖政治、经贸、人文、科技、能源、环境等各领域。

2014年4月,习近平主席对欧盟总部进行正式访问,同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及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举行会谈、会见,并在欧洲学院发表演讲。这是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问欧盟总部。2018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来华出席第二十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2019年12月,习近平主席同新任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通电话。2021年10月,习近平主席再次同米歇尔主席通电话。2022年12月,习近平主席会见来华访问的米歇尔主席。2023年4月,习近平主席会见来华访问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中国—欧盟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建立于1998年。2023年12月7日,第二十四次会晤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李强总理同米歇尔和冯德莱恩共同主持会晤。

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是中欧就宏观战略问题进行深入沟通的重要平台,建立于2010年。2023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在京共同主持第十二轮对话。

二、经贸关系

2023年,我国和欧盟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我国是欧盟第三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欧盟是我国第二大出口市场、第二大进口来源地。2024年1-2月中欧贸易总额1172.4亿美元,同比下降4.1%。2023年,欧盟对华新增投资105.8亿美元,同比增长5.5%,中国对欧盟新增投资82.1亿美元,同比增长17.4%。2014年中欧启动投资协定谈判,2020年12月中欧完成投资协定谈判。2021年5月,欧洲议会通过决议,以新疆人权问题为借口“冻结”批准协定的讨论。

中欧经贸高层对话是中欧经贸领域最高级别对话机制,建立于2008年。2023年9月,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同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在京共同主持第十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双方还建有经贸混委会、贸易政策、知识产权、竞争政策等对话机制。

三、其它领域合作

(一)科技合作

中欧科技合作始于1981年。1991年成立中欧科技合作工作组,1998年改名为“中欧科技合作指导委员会”,定期磋商合作政策和行动措施。1998年,双方签署《中欧科技合作协定》,2004年续签。2003年,中国同欧盟签署“伽利略计划”合作协定,成为第一个参加该计划的非欧盟国家。2009年,双方签署《中欧科技伙伴计划》。2010年,中欧签署关于特别鼓励中欧中小企业开展能源科研创新合作的联合声明,中方为此专门设立为期3年(2011-2013)、金额达1亿元人民币的“中欧中小企业节能减排专项基金”,用以支持双方中小企业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开展科技合作。2014年该基金列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欧积极开展科技项目合作,涉及能源、生物技术、农业、健康医学、自然资源、环境等诸多领域。2012年9月第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宣布建立全面的年度创新合作对话。首次对话于2013年11月在华举行,第三、四次对话分别于2017年6月和2019年4月在布鲁塞尔举行。双方在《第二十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中提出将共同落实2018-2020年度中欧科技创新旗舰合作项目,并以联合资助机制为基础,在基础研究、前沿学科和重大社会挑战等领域探讨进一步合作的路线图。2022年4月,中欧签署新一轮联合科研资助协议。2022年5月,中欧双方成功举办中欧科技合作指导委员会第15次会议。

(二)气候变化合作

2005年,中欧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宣言,建立了气候变化伙伴关系。2006年,中欧气候变化工作组启动;同年,双方达成气候变化合作滚动工作计划,提出了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清洁技术等诸多合作领域。双方在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制订、清洁发展机制能力建设及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研发等领域开展合作。2010年4月,双方建立气候变化部长级对话。2015年6月,中国和欧盟在布鲁塞尔发表中欧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共同面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重大挑战。2017年9月,欧盟、加拿大和中国共同发起的第一次“气候行动部长级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成功举行。2018年6月,第二次“气候行动部长级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2018年第二十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发表《中欧领导人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联合声明》。

2020年7月,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同欧盟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蒂默曼斯举行视频会见,双方就气候变化领域合作达成广泛共识。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同德国、欧盟领导人举行视频会晤,中欧决定建立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机制,打造中欧绿色合作伙伴。2021年2月、9月和2022年7月,韩正副总理同蒂默曼斯执行副主席举行三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并在第二次对话后发表联合新闻公报。2023年7月,丁薛祥副总理同蒂默曼斯执行副主席在北京举行第四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2024年6月,丁薛祥副总理赴欧盟总部同谢夫乔维奇执行副主席举行第五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

(三)数字合作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同德国、欧盟领导人举行视频会晤期间,中欧就建立中欧数字高层对话机制、打造中欧数字合作伙伴达成共识。2020年9月10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和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韦斯塔格以视频形式共同主持召开首次中欧数字领域高层对话,就加强数字领域合作达成重要共识。2023年9月,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同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尧罗娃举行第二次对话。

(四)能源合作

1997年,双方建立能源工作组会议机制。2004年,双方签署和平利用核能研发合作协定。2005年,建立中欧能源交通战略对话机制。2009年,双方先后签署《中欧清洁能源中心财政协议》和《中欧清洁能源中心联合声明》。双方在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反应堆计划(ITER)、氢能、燃料电池、生物燃料、风电、洁净煤、能效与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开展技术合作。2010年4月,设立在清华大学的中欧清洁能源中心正式揭牌。2012年5月,中欧高层能源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宣布建立中欧能源消费国战略伙伴关系。2013年11月,第六届中欧能源对话会在华举行,双方签署了《中欧能源安全联合声明》。2016年7月,双方签署了《中国—欧盟能源路线图(2016-2020)》。2017年,双方签署了《中欧能源合作路线图2017-2018年度工作计划》。2019年4月,双方举办第八届中欧能源对话并签署《关于落实中欧能源合作的联合声明》。2023年10月,第十一次中欧能源对话在京举行。

(五)文教、青年合作

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是中欧双方为加强人文交流搭建的高层次平台,建立于2012年。2024年3月,谌贻琴国务委员同欧盟委员会创新、研究、文化、教育、青年委员伊万诺娃共同主持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第六次会议。

2003年,中欧签署关于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联合声明。2010年10月,首届“中欧文化高峰论坛”在布鲁塞尔举行。2012年为“中欧文化对话年”,2月对话年开幕式在布鲁塞尔举行,11月对话年闭幕式在北京举行。2014年,第四届“中欧文化高峰论坛”在巴黎举行。

2011年为“中欧青年交流年”,这是中欧建交以来双方联合举办的第一个主题年。

2017年为“中欧蓝色年”,双方就海洋保护、海洋科技和蓝色经济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在深圳举行“蓝色年”闭幕式。2019年,双方举办中欧蓝色伙伴关系论坛和中欧海洋综合管理高级别对话。2020年双方举办第五次中欧海洋综合管理高级别对话。2023年,双方举办第六次中欧海洋综合治理高级别对话和第二届中欧“蓝色伙伴关系”论坛。

2018年为“中国—欧盟旅游年”,双方在此框架下举办一系列活动。1月在意大利威尼斯举行开幕式,11月在陕西西安举行闭幕式。

1994年,上海交通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成立。2007年,中欧签署加强教育合作的联合声明,建立教育政策对话机制。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成立。2009年,中欧签署《语言合作联合声明》和《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财政协议。

此外,中欧在财政、金融、工业、农业、交通、信息技术、环保、水利、新闻出版、社会、卫生、司法、行政等领域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对话与合作。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