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将是中资企业在英发展较快的一年。原因大致有三点。
第一,英国是投资环境相对较好的投资目的国。10年来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在西方国家表现比较突出。目前英GDP和外贸总额均居世界第5位,吸引外国投资仅次于美。英政治经济形势较稳定,国际化程度较高,对外来投资限制较少,法律制度和金融服务较完善,劳动力市场灵活,是外资企业经营发展的理想之地。
最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楼继伟访问英国,当被问及为什么将伦敦作为出访第一站时,他说:第一,来到伦敦等于来到了世界;第二,英国朋友真诚热情地欢迎来自中国的投资。英政要和金融家一致表示,自由开放是英立国之本,英坚决反对保护主义,欢迎来自世界各国的投资包括主权投资基金,强烈希望中国选择英作为重要海外投资目的地,希望中国企业将英国作为“走出去”的跳板。
第二,中资企业有到英国发展的实际需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加强双边经贸合作,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这些都为中资企业包括在英中资企业进一步“走出去”指明了方向。
我国贸易连年顺差,外汇储备快速增加,企业实力逐步壮大,国际经验趋于丰富,预计未来5到10年,中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的条件将更趋成熟。英国服务业发达,在金融、科研、咨询、设计等领域拥有比较优势,有一批研发能力世界一流的企业,值得中资企业进行投资或开展合作。此外,中国服务业市场正不断开放,发展中英服务贸易潜力巨大。
第三,中英两国关系发展顺利。中国外长杨洁篪上月访问英国,切身感受到英国对发展对华关系客观、积极的态度。布朗首相在会见杨外长时说,中英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希望进一步发展互利合作,希望中国更多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更大作用。杨外长也告诉我,他认为当前中英处于一个重要的机遇点,或者说是小拐点。布朗首相即将于本月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期间将在北京举办“中英工商峰会”。相信此访将为中英经贸合作创造更好的气氛、更多的机遇。
中资企业在英国创业非常努力,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驻英使馆素有重视和服务中资企业的传统。我的前任查培新大使在与我交接工作时,用了很长时间介绍在英中资企业的情况和工作重点。使馆经商处特别是江帆参赞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与中资企业合作愉快。我在此有三点想法与大家交流:
一是驻英使馆将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协助中资企业在英发展。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我们同样也要建设“服务型使馆”,服务中资企业是使馆工作的重点之一。对使馆而言,服务中资企业就是服务国内经济建设,就是服务外交大局,这也是新时期中国外交官的新任务和新挑战。我们要求全体外交官都要树立服务意识,把握服务政策,提高服务水平。使馆也在注意吸收一些有经济、金融基础的工作人员,同时丰富现有干部的知识结构,以便更好地为中资企业服务。未来使馆会进一步加强与在英中资企业和协会的沟通,主动提供商贸信息,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和排忧解难。英国政府希望通过中国使馆与中国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情况比较多,比如去年11月大伦敦市长就向我提出希望中国建筑队来英承包伦敦奥运工程项目以及一般市政建设项目。使馆愿意为中资企业提供信息,帮助企业拓展业务。大家如果在业务拓展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使馆愿认真听取和研究,必要时与英方交涉和协调,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帮助中资企业解决问题,使馆义不容辞。
二是希望中资企业积极支持使馆的工作。去年中国银行(英国)有限公司在金融城市长官邸举办开业庆典、国家开发银行参股巴克莱银行、华为公司和中海运公司等在英业绩突出,这些都展示中资企业的创业气魄,为中国增了光,对中英关系和两国交往有积极意义。
目前,“时代中国”筹备工作总体进展顺利。为体现中方对这一活动的支持,集中、生动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国内有关部门和使馆也准备操作一些活动,包括举办“中医药文化周”、“中国茶文化展”、“中国妇女文化周”等。华为公司已为“中国茶文化展”提供了赞助。目前“中医药文化周”正在征集合作伙伴。希望在英中资企业和协会进一步认识“时代中国”的重要性,结合企业自身的公关和公益计划,积极参与有关活动。相信中资企业的参与,将使有关活动更加精彩、更有意义。
三是希望“英国中资企业协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营造更大的声势,赢得英国社会更多承认。目前英国中资企业整体实力还不是很强,希望协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自身建设,扩大对外交往,提高凝聚力,成为中国企业除大使馆之外又一个“娘家”。
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协力同心,共创美好业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