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7日,驻科威特大使李名刚在科威特发行量最大的阿拉伯语报纸《消息报》发表题为《抚平人类良知的伤口——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正义事业》的署名文章,介绍中国长期坚持国际公平正义,为维护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权利,实现巴勒斯坦问题全面、公正、持久解决积极努力,强调中方愿继续同包括科威特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支持在“两国方案”基础上重启和谈,实现中东地区持久和平。全文如下:
刚刚过去的5月,巴以时隔7年冲突再起,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令人痛心。虽然冲突目前暂告平息,但背后的根源性问题远未得到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犹如人类良知的伤口,急需抚平。
作为中国驻科大使,无论是从官方声明,还是国民议会前广场上民众集会声援活动,我都深切感受到科威特领导人、政府和人民对巴勒斯坦正义事业的坚定支持。同科方一样,中方也一直主张国际社会应共同肩负责任,捍卫公平正义,维护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权利。中科在巴问题上的主张都是以人类良知为出发点的。
巴以冲突升级以来,中方作为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 10天内4次推动安理会审议巴勒斯坦问题。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主持安理会巴以冲突紧急公开会,再次强调巴勒斯坦问题始终是中东问题的核心,积极推动安理会发声并采取行动。他说:“正义已经迟到,但不能永远缺席。”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分别同巴勒斯坦、埃及、联合国等各方通话促和。中方准备适时再次举办巴以和平人士研讨会,同时也欢迎巴以双方谈判代表来华举行直接谈判。
事实上,中国最早支持巴勒斯坦民族抵抗运动并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巴勒斯坦国的国家之一,早在1965年5月,巴解便在北京设立享有外交机构待遇的办事处。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宣布建国后,中国与之建交。2002年,中国政府设立中东问题特使,这是中国针对热点问题设立的第一个特使。2017年习近平主席提出推进以“两国方案”为基础的政治解决等 “四点主张”。中国还曾三次举办巴以和平人士研讨会,为解决巴勒斯坦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长期向巴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截至去年7月,中方为巴援建学校、道路、政府办公大楼等项目。2016年以来,中方先后向巴提供无偿援助及紧急人道主义现汇援助。截至2019年底,中方已为巴培训四千多名各领域人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政府向巴方援助了新冠疫苗等多批抗疫物资,派遣医疗专家组,安排中巴卫生专家连线交流。为缓解加沙地带严峻人道局势,中方日前宣布向巴提供紧急人道现汇援助,向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捐款和疫苗。
纵观历史,巴以乱局的根源都在于巴勒斯坦问题长期未得到公正解决。正如王毅国务委员所说,近年来中东和平进程偏离原有轨道,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没有得到切实执行,尤其是巴勒斯坦独立建国权利受到持续侵害,巴人民困境进一步加深,导致巴以对立激化,冲突反复上演。近日,科外交大臣艾哈迈德在出席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人权状况线上特别会议时强调,“尽管已经停火,但以色列的占领、对加沙的封锁、建造定居点的工程均在持续,因此这场危机的症结仍然存在,危机就可能随时再次爆发”。
中方愿同包括科方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支持巴以双方在“两国方案”基础上尽快重启和谈,早日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拥有完全主权、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从根本上实现巴以和平共存,实现中东地区的持久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