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1日,驻苏丹大使马新民在《褐色大地报》的《中国聚焦》专栏发表题为《中国为全球团结抗疫树立典范》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日前,由中国倡议主办的新冠疫苗国际合作论坛首次会议成功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会议发表书面致辞,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总结了团结抗疫的经验做法,指明了国际合作抗疫的发展方向。中国为全球抗疫做出重大贡献。
中国坚持生命至上,为维护人民健康福祉树立典范。疫情面前,如何对待生命,考验着一个国家和社会的良知和行动力。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与个别国家奉行 “资本至上”和经济利益至上形成鲜明对比。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怀胎七月的孕妇,从垂暮之年的孤寡老人到生活困难的残障人员,中国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用尽最大的政府财政资源,全力畅通抢救生命的“绿色通道”,全力以赴救治每一个患者。中国最终用一个多月时间初步遏制住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重大战略成果,成为世界上率先控制住国内疫情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已基本实现新冠病例“清零”。中国实现全世界最低患病率和病死率,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中国坚持团结合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树立典范。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疫情控制后迅速复工复产,为世界提供各种抗疫物资和新冠疫苗。截至目前,中国已向150个国家和13个国际组织提供了抗疫紧急援助,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了防疫物资,正在落实向102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疫苗援助。中国把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率先向全球分享新冠病毒全基因序列,率先在海外开展新冠灭活疫苗Ⅲ期临床试验,率先宣布支持新冠肺炎疫苗知识产权豁免。中国已向60多个国家出口疫苗,总量居全球首位,惠及数亿民众。中国对外提供疫苗占本国接种用苗比例超过45%,相当于中国人每接种两剂疫苗,就对外提供一剂。中国已向苏丹提供新冠疫苗,为苏丹抗击疫情提供宝贵支持。日前,习近平主席宣布今年中国将努力对外提供总计20亿剂疫苗,这意味着中国在满足自身防疫和接种需要的同时,将为全球其他国家近10%的人口提供安全、有效的疫苗。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中国坚持道义公平,为促进向发展中国家公平分配疫苗树立典范。中国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做出了贡献,率先向有需要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率先同发展中国家开展疫苗合作生产,推动疫苗全球公平合理分配,反对制造“免疫鸿沟”,对外提供的疫苗超过九成流向亚非拉国家,并率先进入阿富汗、叙利亚等战乱地区。中国支持本国疫苗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转让,开展合作生产,中国疫苗企业已在8国启动联合生产,并向这些国家所在地区供应,让中国疫苗以更快速度、更低成本抵达更多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能力建设。阿联酋、埃及、印尼、巴西已经分别成为本地区首个拥有新冠疫苗生产能力的国家,书写了发展中国家团结自强的新篇章。同时,中国企业还为一些外国疫苗代工生产,中国两家企业已同“新冠疫苗实施计划”(COVAX)达成10月底前提供疫苗的协议。日前,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决定向COVAX捐赠1亿美元,用于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中方还同29个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疫苗合作伙伴关系倡议,将继续推动全球疫苗合理分配不断向前迈进。
中国坚持科学原则,为推动全球溯源合作树立典范。中国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全球溯源国际合作,本着科学开放透明的原则,先后两次邀请世卫专家来华开展病毒溯源研究。世卫组织于今年3月正式发布了中国—世卫组织溯源联合研究报告,认定“实验室泄露极不可能”的科学结论,并提出“在全球范围内搜寻可能的早期病例”、“研究冷链传播病毒的可能性”等重要建议。这些权威、专业和科学结论为全球溯源合作打下良好基础。美方指责中国在溯源问题上不透明、不配合,完全是睁眼说瞎话。利用溯源问题搞政治操弄严重干扰和破坏全球抗疫合作不得人心,遭到了国际社会普遍反对,已有近80个国家通过致函世卫组织总干事、发表声明、照会等方式,认同第一阶段溯源研究成果,反对溯源政治化图谋。另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政党、社会组织和智库向世界卫生组织秘书处提交《联合声明》,要求世卫组织客观公正地开展全球新冠病毒溯源研究。中国超过2500万网民联署公开信,要求调查美国德特里克堡基地。这反映出国际社会的共同呼声,体现了国际正义。
古罗马哲人塞涅卡说过,我们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疫情面前,各国共冷暖,人民同安危。当前疫情反复蔓延,加大疫苗公平分配,团结合作抗击疫情仍是当务之急。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坚定不移推进抗疫国际合作,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共同守护人类健康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