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巴哈马大使黄亲国在巴主流媒体《拿骚卫报》发表署名文章《 中国有信心、有能力战胜疫情》
来源:    2020-03-02 23:39
[字体: ]      打印本页

  近日,驻巴哈马大使黄亲国在巴主流媒体《拿骚卫报》发表题为《中国有信心、有能力战胜疫情》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这次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遇到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应对疫情,习近平主席及时提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中国政府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的防控措施,坚决遏制疫情扩散。经过前一阶段举国上下团结奋战,目前疫情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全国新增确诊病例数和疑似病例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治愈出院人数较快增长,尤其是湖北以外省份新增病例大幅减少。中国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展现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月24日表示,世卫组织和中国联合专家考察组已结束在中国的疫情考察工作,专家组认为,中国疫情在1月23日至2月2日期间达到顶峰,此后一直在稳步下降。中国防控疫情的措施避免了本可能出现的大量病例。同一天,到访日内瓦世卫组织总部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中国人民为尽量减轻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实施严格的防控措施,以牺牲正常生活的方式为全人类做出了贡献。

  战胜疾病关乎各国人民的安危,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中国积极主动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开展合作和信息交流,研制成功快速检测试剂盒,向其他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努力防止疫情在世界蔓延。中国政府还对包括巴哈马在内的外国留学生,在防疫安全和生活保障方面给予特别关照。这些行动充分体现出中国政府公开、透明、负责任的精神和开放合作的气度,为世界携手抗击疫情奠定了基础。

  虽然人们担心新冠肺炎疫情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一些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暂时、有限的,中国经济有巨大的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目前,中国政府正致力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政府和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战胜这场疫情,保持中国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推荐给朋友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