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1日,驻多米尼克大使储茂明在多主流媒体《纪事报》发表署名文章《别为人工智能筑起“小院高墙”》,批驳美国在人工智能等经贸科技问题上遏压他国,指出中国将继续为推动人工智能开放、普惠、绿色发展而努力。全文译文如下:
在当今科技领域,恐怕找不出比人工智能更热门的话题。从工业制造到艺术创作,从语音助手到智能驾驶,人工智能正不断重塑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
毋庸置疑,人工智能并不是哪个国家的专利,而是全人类共同财富。上个月,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在巴黎举行,中、法、德、印等58国签署并发布了《关于发展包容、可持续的人工智能造福人类与地球的声明》,旨在确保人工智能开放、透明、道德、安全、值得信赖。这份文件理应获得一致欢迎,但美国和英国这两个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者却对此表示了反对。
实际上,对于国际社会而言,美国诸如此般的“唱反调”行径早已是见怪不怪。本届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始终高举所谓“美国优先”大旗,挥舞“关税武器”,捏造借口,巧取豪夺,在各领域扼压他国、巩固霸权。譬如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府在芬太尼问题上散布各种谎言,对华抹黑、甩锅、推责,执意以芬太尼为由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毫无道理、损人害己。又譬如近期,美国诬称古巴海外医疗服务涉嫌“强迫劳动”,并以此威胁包括多米尼克在内的地区合作国家官员。
对于美国执政者而言,不管是何种领域,自身发展和他国发展似乎是不能并存的。为了霸权,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为了霸权,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也开始搞“三六九等”、分“远近亲疏”、筑“小院高墙”,其根本目的是剥夺包括中国和多米尼克在内广大发展中国家科技进步、推动发展的权利。
去年底,斯坦福大学有关研究机构在其全球人工智能实力排行榜中将中国列为第二,仅次于美国。今年,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性能优越、免费商用的开源大模型,且训练成本相较同类产品更低,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实力同样超群,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希望带动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进步。
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谈及了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问题,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认同。王毅指出,科学技术不应成为编织铁幕的工具,而应当是普惠共享的财富。中方愿同更多国家分享人工智能等创新成果,不让任何一个国家掉队。
具体来看,中国正在推动人工智能治理的多边合作。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核心是规则制定权的分配。2023年10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围绕“人工智能怎样发展与治理”的时代课题,提出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倡议》特别提出,要增强发展中国家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世界上只有一个体系,只有一套规则,联合国是其核心,因此要在联合国框架下建立各国普遍参与的人工智能治理机制。以自身价值观作为唯一评判标准,只会人为制造分歧与障碍,不利于人类携手应对新挑战。我们推动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决议,成立了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之友小组。中方将继续与各方一道,坚持开放而不筑墙、互通而不脱钩、平等而不歧视。
中国正在推动人工智能建设的普惠包容。尽管各国发展人工智能的基础和能力各不相同,但都有平等发展和利用人工智能的权利,不能使人工智能异化为富国和富人的游戏。去年,中国在联合国发布《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旨在弥合数字和智能鸿沟,特别是帮助全球南方在人工智能发展进程中平等受益。《计划》围绕全球南方期待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产业赋能、人才培养、数据建设、安全治理等领域合作提出“五大愿景”,明确中方将采取的“十项行动”,包括促进人工智能和数字基础设施联通,开展模型研发和应用、语料建设等合作,加强人工智能战略对接和政策交流,积极分享技术实践等。
中国正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绿色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是能源密集型产业,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以人工智能生成图片功能为例,每生成一幅图片,消耗的电量相当于一部智能手机充满电的电量。一块用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芯片一年消耗的电量比一个中等规模的家庭都要多。因此,如果放任人工智能野蛮扩张,其必然会对地球环境造成压力,首当其中受害的便是广大小岛屿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认为,发展人工智能不能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应当加快研发低能耗算法和基础设施。目前,中国的DeepSeek大模型已能做到在同等智能水平的前提下,训练能耗骤降83%,推理速度提升5.2倍。中方愿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共同挖掘人工智能赋能绿色发展、气候变化应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潜力,助力全球气候治理和可持续发展。
放眼未来,数字经济可能会成为多米尼克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人工智能的应用势在必行。中国愿同多米尼克加强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普惠、绿色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让人工智能红利惠及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