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6日,驻多米尼克大使储茂明在多主流媒体《纪事报》发表署名文章《让中多关系进一步成为中拉关系典范》,介绍习近平主席在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会议成果。全文译文如下:
5月13日,备受期待的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我的朋友亨德森外长与其他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代表一道,在中拉论坛正式运行十周年之际相会北京,同中方共商发展大计。会议通过了《中国—拉共体成员国重点领域合作共同行动计划(2025-2027)》和《中国—拉共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为中拉关系开启了崭新篇章。
会议最突出的亮点来自于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讲话中,习近平主席系统总结了中拉关系发展的成功经验,宣布启动团结、发展、文明、和平、民心“五大工程”,为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明确了方向,赢得了与会国家强烈共鸣。
作为中国大使,我同样为此感到振奋不已。建交以来,中多始终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各领域交流合作蓬勃开展,人民友谊日益深厚。2024年,习近平主席与多总理斯凯里特会见,进一步推动中多关系进入历史最佳时期。可以说,中多关系已成为中拉关系中的典范。
总结过去,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拉双方携手并肩、相互支持,拉美和加勒比建交国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中方坚定支持拉方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支持拉方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反对外部干涉。我们欣喜地看到,“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已成为多米尼克社会共识。作为中国在地区值得信赖的好朋友、好伙伴,多方始终支持中国实现完全统一的正义事业,反对任何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同样地,中方始终支持多方的独立与发展,重视多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
双方勇立潮头、合作共赢,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推动贸易、投资、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我们的共同见证下,中多友谊医院、温莎公园体育场、西部公路和农业科技综合楼等中方援建设施已成为两国合作重要地标,援多医疗队、农业组正不断为民众生产生活提供便利。
双方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合作,携手应对飓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和世纪疫情。我们不会忘记,建交之初,多方曾为汶川抗震救灾和云南扶贫慷慨解囊。玛利亚飓风肆虐后,又是中方第一时间伸出援手,为多灾后重建贡献力量。新冠疫情期间,双方相互声援,共享新冠疫苗和药品等抗疫物资。这正是两国无价友谊的最佳写照。
双方团结协作、勇于担当,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我们清楚认识到,中多同为全球南方和发展中国家一员,因此始终在国际舞台上协调合作,携手高举多边主义大旗,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单边霸凌等问题,坚定维护两国共同利益。
放眼未来,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方愿同拉方携手启动五大工程,共谋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
团结工程旨在夯实政治基础。中多将继续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出共同声音。未来3年,中方将每年邀请300名拉共体成员国政党干部来华考察访问。欢迎志同道合的多米尼克政党干部与我们交流治国理政经验。
发展工程旨在促进共同繁荣。中方愿同多方一道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维护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双方将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农业、医疗、教育等各领域务实合作。我们期待国际机场早日落成通航,重建中的学校早日书声琅琅,更多项目成为中多合作新地标。
文明工程旨在深化文明互鉴。中方愿同多方一道共同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未来,我们将推动更多中国文艺团组来多访问,和多米尼克的艺术家们同台献艺,令两国文明相映,让两国友谊长存。
和平工程旨在维护地区稳定。中方愿同多方一道共同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加强灾害治理、网络安全、反恐、反腐败、禁毒、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等合作,努力维护地区安全稳定。
民心工程旨在增进人民情谊。未来3年,中方将向拉共体成员国提供3500个政府奖学金名额、1万个来华培训名额、500个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名额、300个减贫技术人才培训名额、1000个“汉语桥”项目来华团组名额,实施300个“小而美”民生项目,支持拉共体成员国开展中文教育。截至目前,许多多米尼克青年学子、杰出人士,已通过各类奖学金和项目机会,前往中国深造、参访、受训。中方捐赠的儿童游乐设施、体育器材等也为社区生活增添了色彩。我们愿进一步配合多方用好上述机会,扩大人文交流,增进人民福祉。
习近平主席指出,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化,中国始终做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好朋友、好伙伴。中拉合作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中方愿同多方一道,携手落实本次会议重要共识和丰硕成果,继续擦亮中多合作金名片,让中多关系进一步成为中拉关系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