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哥斯达黎加大使汤恒在哥国立大学“一带一路”倡议专题讲座上的讲话:《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实现中拉共同发展》
来源:    2018-03-21 06:21
[字体: ]      打印本页

尊敬的埃切维里亚校长: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哥斯达黎加国立大学是哥知名高等学府,建校45年来,培养了大批青年才俊,为哥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作出重要贡献,得到各界广泛认同。能有机会到访贵校,我倍感荣幸。埃切维里亚校长邀请我就“一带一路”倡议对拉美和哥斯达黎加的影响这一主题做讲座,充分说明贵国青年一代对中国乃至世界发展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国际视野愈发开阔。

  一、“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势,成果丰硕

  早在2100多年前,中国汉朝皇帝的使者出使西域,开辟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路上丝绸之路。同期,连接中国与东南亚、欧洲的海上丝绸之路也逐渐兴起。共同构成了东西方交通、贸易、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和人民友好交往。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面对当前世界经济的突出矛盾,国际社会何去何从,各国如何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人类共同命运”,成为时代的重大课题。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同年10月,习总书记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又进一步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由此形成。

  “一带一路”发端于中国。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陆地上,它主要有三个走向,从中国出发,一是经中亚、俄罗斯到达欧洲;二是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是中国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方向有两条,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非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自然延伸至拉美。“一带一路”倡议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

  中方倡议共建“一带一路”,是向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它不是一个新的机制,而是一个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内涵包括“五通三同”,“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三同”就是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秉持的是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奉行的是共商、共建和共享三项原则。“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透明和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不搞零和博弈和地缘争夺,不论哪个国家,只要认同丝路精神,我们都张开双臂欢迎。

  为配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于2014年正式成立,截至目前,共有包括中国、俄罗斯、德国、法国、英国、巴西、智利、阿根廷、秘鲁、厄瓜多尔等在内的84个国家加入亚投行,为促进地区互联互通建设和经济一体化提供融资支持。同样作为战略支撑的还有“丝路基金”,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APEC峰会上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专门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

  2014年至2017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投资蓬勃开展,贸易总额超过4万亿美元,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600亿美元。中国同“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和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截至2017年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批准总额超过37亿美元的20多个投资项目。丝路基金已签约17个项目,承诺投资70亿美元。中国迄今已同80多个国家和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协议,在倡议框架下对有关国家投资已超过50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近20万个就业岗位。

  去年5月在北京召开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时,140多个国家的高级代表和80多个国际组织负责人参加,形成各国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共识,特别要指出的是智利总统巴切莱特、阿根廷总统马克里及拉美多国高级别代表均出席论坛。习近平主席在论坛上宣布中国将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将分别提供2500亿元和13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用于支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产能、金融合作。

  实践证明,“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一个由亚欧大陆发源,延伸各大洲、连接各大洋的国际合作平台,日益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合作潜力。

  二、“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发展根基坚实

  从16世纪起,以中国福建为起点的大帆船,满载着东方的丝绸、瓷器、香料等,途经菲律宾马尼拉,横跨太平洋,抵达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港,并通过贸易交换回美洲的玉米、土豆、烟草等作物,“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由此开辟。“中国之船”航行在蓝色的大洋里,连结起中拉人民的情感,成为双方共同的美好记忆。

  近年来,中拉关系稳步前行,为“一带一路”倡议在拉落地生根提供沃土。一是中拉政治互信更加巩固。习近平主席4年内3次访拉,并在双多边场合同所有的拉美和加勒比建交国领导人会面,确立了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构建了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描绘了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新蓝图。中国政府发布了第二份对拉政策文件,明确了中拉合作的美好愿景和发展路径。双方在联合国、G20、金砖国家、APEC框架下保持密切沟通协调,在涉及双边、地区和国际的重大关切和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

  二是中拉利益融合更加紧密。双方以产能合作为突破口,积极推进“1+3+6”务实合作,积极推动大型项目建设,助力拉美国家打破发展瓶颈,提高经济竞争力,改善社会民生。中拉贸易质量稳中有进,贸易结构持续优化,拉美优质农产品畅销中国市场。中国与智利签署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树立了中拉合作新标杆。2017年1-11月,中拉货物贸易总额达到2338亿美元,超过2016年全年水平。中国企业在拉美设立的境外企业超过2000家,累计直接投资存量达2071亿美元,占中国对外投资总量的15.3%,拉美已成为仅次于亚洲的中国海外投资第二大目的地。中拉金融合作渐入佳境,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多国签署本币互换协议,在阿根廷和智利设立人民币清算银行。巴西等拉美7国成为亚投行成员。

  三是中拉友好更加深入人心。中拉立法机构、地方、媒体、智库交流频繁,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蓬勃开展。中国在拉美和加勒比16国建立了36所孔子学院和11个孔子课堂,在墨西哥城设立了首个中国文化中心。中拉媒体领袖峰会成功举行,新闻交流中心顺利设立。中方对拉奖学金和人员培训、“未来之桥”中拉青年领导人千人培训计划等有序开展。中方邀请拉方800多位政党领导人、200多位青年领导人访华,提供近4000个来华培训和200多个在职硕士名额。“中拉科技伙伴计划”和“中拉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顺利实施。“中拉文化交流年”精彩纷呈,让远隔重洋的中拉人民近距离感受到对方文化的魅力。

  四是中拉合作平台更加完善。2014年7月,中拉论坛在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上正式宣布成立。2015年1月,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成功举行。今年1月,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在智利举办。中拉关系已进入双边合作与整体合作并行互促的新阶段,建立了南南合作的崭新平台,也为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和拉美国家同为发展中国家,双方的合作基于共同利益和相互需求,秉持的是平等互利、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不针对、不排斥任何第三方,也不影响第三方在拉美的利益。中国既是拉美大宗商品的主要国际买家,也进口了越来越多的拉美农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中拉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为拉美突破发展瓶颈、改善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对拉投资、金融合作完全按照商业规则和当地法律法规进行。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1995年至2016年间,中国企业在拉美创造了180万个就业岗位。中拉合作造福双方人民。

  拉美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是“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方。“一带一路”倡议日益受到拉美国家政界、学术界、商界的关注和响应,堪称中拉拓展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下一步,双方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共同建设陆洋一体的大联通,培育开放互利的大市场,打造自主先进的大产业,抓住创新增长的大机遇,开展平等互信的大交流。实现中拉合作优化升级、创新发展,打造领域更宽、结构更优、动力更强、质量更好的中拉合作新局面。

  三、“一带一路”为中哥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提供新机遇

  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中哥建交10周年。10年来,在两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悉心呵护下,中哥关系恰如一株美洲象耳树,十年间茁壮成长,日益生机勃勃。2015年1月,索利斯总统应习主席邀请访华,两国元首共同宣布中哥建立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这在双边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011年8月,中哥自贸协定正式生效,这是中国与中美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一揽子自贸协定。哥斯达黎加的猪肉、咖啡、乳制品、香蕉等众多产品已经进入中国寻常百姓家,哥对华出口更加多元。中国业已连续多年稳居哥斯达黎加第二大贸易国地位,2017年中哥贸易额达21.67亿美元,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华为等中国企业吸纳众多就业,比亚迪、长城、江淮等中国品牌汽车的身影出现在哥斯达黎加街头。2016年7月,两国外长签署了2016年至2020年中哥合作共同行动框架,为双方中长期各领域合作提供指南。中方为哥斯达黎加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无私支持。国家体育场已经成为哥斯达黎加乃至中美洲的地标。中方交付的两架运12—E飞机在去年“奥托”飓风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港湾承建的32号公路扩建项目开工,国家警察学校已经交付使用。

  2009年8月,中美洲第一家孔子学院在哥斯达黎加大学揭牌。2010年6月,中哥文化教育中心成立。目前,开设汉语课程的哥斯达黎加公立中学数量已增加至10所,覆盖了全部7个省份。中方每年向哥斯达黎加提供90个奖学金名额,哥斯达黎加多名优秀学子在“汉语桥”总决赛赛场上展示聪明才智。2011年11月,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访哥,为6000余人提供免费诊疗服务。“欢乐春节”、“四海同春”等中国传统节日期间举办的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有力促进了两国人民文化融合与心灵相通。

  哥斯达黎加是拉美重要国家,地缘位置独特,自然环境优越,近年来在中美洲地区率先与中国建交。中方高度重视中哥战略伙伴关系,视哥为中拉“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下阶段,双方可以把实现“五通”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合作的助推器,使中哥友谊更好地惠及两国和两国人民。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驻哥使馆愿与哥各界人士共同努力,牢牢把握中拉共建“一带一路”新契机,推动中哥各领域务实合作乘势而上,阔步前行,切实造福两国人民,为共同打造中拉命运共同体增添有益助力。

  同学们,青年智则国智,青年强则国强,衷心希望在座各位常立志、立长志,以实际行动参与到中哥关系发展的伟大事业中来,为两国人民的世代友好、共同繁荣注入不竭动力!

  谢谢!

推荐给朋友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