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驻哥斯达黎加大使王晓瑶在哥主流媒体《世界报》发表署名文章《让平等之花在全球绽放》,介绍2025年全球妇女峰会中国倡议,展现中国推动性别平等、促进共同发展的真诚愿景与坚定行动,并表示愿同哥各界加强交流,共同传承、弘扬北京世妇会精神,深化中哥妇女事业合作,促进性别平等与共同发展。全文如下:

2025年10月13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弘扬北京世妇会精神 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的主旨讲话。回顾北京世界妇女大会30年来全球妇女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提出推动妇女全面发展的4点倡议,展现中国推动性别平等、促进共同发展的真诚愿景与坚定行动。
一是共同营造有利于妇女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维护世界和平,让广大妇女获得幸福安宁,远离战争动荡。加强对妇女和女童的保护,支持妇女在预防冲突和重建家园中发挥重要作用。健全和完善反暴力机制,坚决打击针对妇女的一切形式的暴力行为。
二是共同培育推动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让妇女充分参与并分享世界现代化成果。解决全球妇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落实科技赋能,支持妇女在绿色发展中开疆拓土,在世界现代化的浪潮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三是共同构建保障妇女权益的治理格局。通过健全法律制度和社会政策,保障妇女平等获得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的权利。营造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让妇女远离歧视和偏见困扰。拓宽妇女参政议政渠道,鼓励其广泛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共同推动性别平等。
四是共同书写促进全球妇女合作的崭新篇章。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倡导以人为本,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妇女是其中的的重要力量,要积极支持妇女深度参与,共享成果。推动联合国等多边机制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妇女的关注,为全球妇女合作交流搭建宽广平台。
新中国成立以来,妇女地位持续增强。1950年,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婚姻自由、男女权利平等。1954年,中国第一部《宪法》进一步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权利。1992年,中国制定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女性权益提供了全方位保护。 截至2020年,中国15岁以上女性文盲率已从建国之初的超过90%降至不到5%。2023年,适龄女童的入学率达99.9%;在高等院校中就读的女大学生近3000万;全国女性科技工作者超过4000万,占科技人员总数45%。如今,妇女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40%以上,互联网创业者中女性超过一半,过去4届奥运会中国奖牌获得者中女性占比超过60%。她们真正顶起了“半边天”。
未来5年,中方将再向联合国妇女署捐款1000万美元;提供1亿美元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额度,同国际组织合作实施促进妇女和女童发展合作项目;以妇女和女童为优先受益对象,在民生发展领域援助1000个“小而美”项目;邀请5万名妇女来华交流研修;设立“全球妇女能力建设中心”,同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妇女领域能力建设等发展合作,培养更多女性杰出人才。
哥斯达黎加尊重女性,妇女受教育水平和政治参与度较高,法律和制度的保障较为完善。作为首位驻哥女性大使,我深感自豪。我愿同哥各界加强交流,共同传承、弘扬北京世妇会精神,深化中哥妇女事业合作,促进性别平等与共同发展。
让我们携手努力,让世界上每一位妇女都能拥有尊严、机遇与梦想;让平等之花在全球绽放,共同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