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驻叶卡捷琳堡总领事罗世雄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新西伯利亚州影响力最大的官方报纸《州报》和《苏维埃西伯利亚报》发表署名文章《美国发起的“关税战”给美国和世界带来了什么?》,全文如下:
美国将成为受其关税政策冲击最严重的经济体。美本届政府上台仅3个月,受关税影响的进口商品价值超过1.4万亿美元,导致供给侧混乱、物价上涨,引发各界信心暴跌。美关税实际税率猛增10倍,波及商品价值将高达数万亿美元,全面冲击美经济。耶鲁预算实验室报告指出,美关税税率可能升至1937年以来最高水平,每个美国家庭平均要损失3400美元。贸易保护主义如同回旋镖,甩出去时越强硬,打到自己就越疼,关税战已对美经济形成反噬,加大美经济衰退风险。调查研究显示,美国目前正面临经济不振,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通胀高企。美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美通胀率达到3%,普通民众对通胀的年度预期升至4.9%,长期预期也达3.9%,创下1993年来新高。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民调显示,66%的美国民众认为现政府在降低物价方面表现不如预期。
(二)就业低迷。2025年1月美失业率为4.1%。2月裁员人数达17.2万,较上月暴增245%。失业救济申请人数激增,创3年来新高。美联储近期将全年失业率预期上调至4.4%。越来越多雇主因前景不明放缓招工,反映雇员情绪的劳工信心指数跌至十年新低。
(三)消费疲软。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2年半来新低,并且是不分年龄、收入、学历、地域、党派的全社会普降。密歇根大学调查显示,美消费者情绪指数从2月的64.7跌至3月57.9,降幅为1978年有记录以来之最。纽约联储消费者调查显示,美国家庭对未来一年的财务状况表示更加悲观,失业、拖欠和信贷批准预期显著恶化。
(四)投资萎缩。美小企业乐观指数下滑,企业高管对营商环境信心指数跌至2013年以来低点。《纽约时报》指出,投资者正从美国抽出资本,将在全球重新布局。美个人投资者协会最新调查显示,市场情绪降温,个人投资者的看跌情绪达到2023年以来最高水平,资金从高风险资产流向避险资产,还有一些投资者正将资金撤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警告,美关税政策正将美国推向“令人恐惧的投资地”边缘。
(五)债台高筑。当前美国政府债务已突破36.6万亿美元,国债利息支出突破万亿美元,成为高悬于美国乃至国际金融市场头顶的“堰塞湖”。2025财年前5个月联邦财政赤字达1.147万亿美元,突破同期历史高点“警戒线”,财政赤字率超过6%。巨大财政压力迫使美国政府大幅削减财政赤字,美财长贝森特明确表示需对政府支出“排毒”。美联储3月20日宣布联邦基本利率保持不变,将导致联邦政府持续面临巨大偿息压力。
美颠覆性经济政策给世界带来显著负面影响。美国加征所谓“对等关税”暴露了其将国际法视为“合则用、不合则弃”的工具心态,以霸权逻辑挑战多边规则,成为国际法治的破坏者。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美国为了维护自身私利,无视国际贸易规则,在全球范围内制造巨大混乱和不确定性,破坏多边贸易体制和全球价值链,美经济政策的巨大不确定性及可能的经济衰退给世界经济带来动荡。经合组织最新研究认为,美国关税增加10%,全球经济产出将下调0.3%。受美影响,墨西哥经济今明两年将大幅萎缩,加拿大经济今年增速将下调至0.7%,欧元区今年增速也将下调至1%。有模型表明,如果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达到60%,全球电子、纺织业产业链将被迫重构,全球GDP将在5年内萎缩2%,贸易量下降6%。此外,美国政府频繁使用制裁、出口管制等手段,胁迫他国在政治外交方面对美让步,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激化多方矛盾,推高对抗风险,导致报复性措施螺旋升级,对国际贸易秩序造成根本性冲击。
中国理性反制彰显大国责任担当。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国人民崇尚以诚待人、以信为本。我们不惹事,也不怕事,施压和威胁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中国已经并将继续采取坚决措施,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应是互利共赢。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将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实施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