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8日,驻墨西哥大使祝青桥在墨主流媒体《金融学家报》发表题为《中国经济步伐稳健》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尽管今年年初中国疫情多发散发,对经济稳定运行造成了严重冲击,但自5月起,中国政府实施的稳增长政策措施显效,经济运行逐步企稳回升。目前全球经济滞胀风险在上升,但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基本特点没有变,中国经济将持续回升、向好发展,并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平衡、包容、可持续增长。文章全文如下:
今年以来,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疫情形势延宕反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态势明显。作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形势备受关注。
今年4月,中国疫情多发散发,对经济稳定运行造成了严重冲击,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深度下跌,中国经济下行压力陡然加大。面对异常复杂困难局面,中国政府果断应对、及时调控,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稳经济33条一揽子政策措施,着力帮扶市场主体纾解困难。5月份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总体向好,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稳增长政策措施显效,经济运行逐步企稳回升。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8.6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5%,其中工业增加值接近3.1万亿美元,服务业增加值突破4.65万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4.18万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25万亿美元。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2.9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9.4%。
同期,中国通货膨胀水平维持在合理区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低于全年3%左右的预期目标,也明显低于欧美国家8%以上的涨幅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3%,快于经济增速。城镇新增就业654万人,6月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5%,其中25-59岁就业主体人群失业率为4.5%。
更令人振奋的是,中国经济创新引领持续增强,新动能较快成长,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绿色转型持续推进。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0.2%,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8%,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1.3%,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111.2%和31.8%。
目前全球经济滞胀风险在上升,经济恢复还存在很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但是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基本特点没有变。中国经济规模依然可观,长期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和超大市场规模优势明显。随着有关税收、投资等政策效果显现,中国经济将持续回升、向好发展。
中国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自由贸易、公平贸易,推动多边和区域贸易合作。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保障外企依法平等进入开放领域,在公平竞争中实现互利共赢,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平衡、包容、可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