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和组织 > 国家(地区) > 非洲 > 埃及 > 驻外报道

驻埃及大使廖力强在埃《消息报》发表署名文章《科教赋能发展 助力中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走深走实》

来源:(驻埃及使馆) 2022-09-28 02:52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驻埃及大使廖力强在埃及官方媒体《消息报》发表系列署名文章,结合新时代中国各领域发展成就和中埃友好合作成果,深入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2022年9月27日,系列署名文章第四篇《科教赋能发展 助力中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走深走实》在《消息报》及其网站同时刊发。全文如下:

科技兴则民族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中国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事业加速发展,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战略支撑。

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历史性成果。科技投入力度空前,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基础研究经费增至10年前的3.4倍。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第一位,人员数量增长近1倍。科研产出量质齐升,2021年高被引论文篇数达到42920篇,排名世界第二,国际专利申请量2019-2021年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重大成果不断涌现,“神舟”升天、“蛟龙”潜海、超算显威、高铁飞驰、5G领跑。科技实力快速提升,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是世界各国中唯一持续快速上升的国家。

教育事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例连续十年保持在4%以上,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近53万所、在校生超2.9亿人,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教育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力智力支撑,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4亿,高校产学研合作专利转化金额达88.9亿元。全国职业学校开设1300余个专业,支撑中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驶入快车道,全国学校网络基础环境、全国农村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基本实现全覆盖,国家教育资源中心成为世界第一大教育资源数字化中心和服务平台。

中埃科教合作成果丰硕。近200人次埃及优秀青年科学家获得资助赴华访学,数量位居非洲各国之首。数十个联合研究项目顺利开展,涉及农业、水、能源等双方共同关心的领域。可再生能源国家联合实验室建设、绿色智能节水灌溉技术设备引进、卫星总装集成测试中心和埃及二号卫星研制等项目稳步推进。50余所中国高校开设阿拉伯语专业,20余所埃及高校开设中文专业,部分中学即将开展中文教育试点。中埃高校间建立广泛联系,埃及每年近3000人来华留学,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留学生数量居非洲国家前列。中埃合作设立两所鲁班工坊,是非洲建设面积最大、专业数量最多、师资层次最高的鲁班工坊。中埃合作办学实现创新发展,埃中应用技术学院迎来首届毕业生。中国企业助力埃及教育改革,线上教育平台成为埃及教育部指定的中小学远程学习平台之一。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动能。与此同时,人类也面临着气候变化、新冠疫情、能源危机、粮食安全等共同挑战。近年来,在塞西总统的英明领导下,埃及妥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稳步推进“2030愿景”、“体面生活”倡议、“数字埃及”战略、“国家气候变化战略2050”的实施,取得了积极进展。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需要科技创新引领,汇聚八方人才。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10月16日召开。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大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开放创新,加快科技强国建设步伐,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愿同埃及一道,分享发展理念经验,推动发展战略对接,进一步探索和挖掘科技教育合作潜力,助力中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走深走实,为增进两国利益和人民福祉做出更大贡献!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