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4日,驻布隆迪大使李昌林在布官方报纸《新生报》发表题为《在新疆采取的预防性反恐措施是中国为世界反恐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的署名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近期,一些西方国家妄图将涉疆问题炒作成“国际问题”,将反恐议题同人权和宗教自由问题挂钩。10月底,美国、英国、德国等二十几个国家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上炮制共同声明,要求中国“停止对新疆维吾尔人和其他穆斯林少数族裔的任意拘押”。几天前,美国《纽约时报》又在一篇所谓“独家报道”中自称掌握了一份关于新疆局势的“内部文件”,对中国在新疆开展的反恐和去极端化举措极尽污蔑中伤之能事。
事实上,逢中必反、逢中必“黑”,已不幸成为一些西方国家的习惯,在涉疆问题上尤其如此。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满足一些妄图阻碍中国发展、插手中国内政的西方政治势力的需要。
事实胜于雄辩。近年来,中国在新疆的反恐和去极端化工作成绩斐然,有目共睹。近三年来,新疆没有发生一例暴恐事件,当地群众的生存权、健康权和发展权等基本权利得到了有力保障。今年以来,大批外国代表团先后赴疆访问,高度评价中方反恐和去极端化措施取得的显著成效。
需要看到,包括布隆迪在内的54个国家针对部分西方国家炮制的联合声明进行了有力回击。他们在共同发言中指出,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对新疆各民族造成严重危害,对民众基本权利构成严重侵犯;中方在新疆采取了一系列反恐和去极端化措施,包括设立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成功改善了新疆安全形势,有效保障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基本人权。共同发言还赞赏中方充分展现开放透明,主动邀请外交使团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和记者访问新疆。他们认为,西方媒体近期的报道歪曲事实,同真正去过新疆并亲眼见证和亲身经历的人们的看法大相径庭,呼吁相关国家立即停止针对中国的无端指责,敦促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客观公正行事,并根据真实可靠的信息开展工作。
中国在新疆采取的预防性反恐和去极端化措施,是中国为世界反恐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赢得了越来越多国际社会成员的支持。新疆事务纯属中国内政。涉疆问题并不涉及民族、宗教或人权问题,而是恐怖主义和分离主义问题。我们反对一些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上动辄采取“双重标准”,呼吁他们摘下“有色眼镜”,停止利用涉疆问题攻击中国,共同致力于增进互信和扩大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