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驻利比里亚大使尹承武在利主流媒体《新闻报》《问询者报》《每日观察家报》《新黎明报》发表署名文章《中国新程,世界机遇:中国的“十五五”规划》。全文如下:

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中国未来五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擘画了蓝图。
五年规划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成功之道。每隔五年,中国共产党就会制定一个五年规划,指导未来五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中国共制定了十四个五年规划。通过实施这些五年规划,中国积小胜为大胜,推动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中国经过“十三五”和“十四五”时期,历史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历史表明,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不是中国特有的,但是长期坚持下来并取得巨大成功,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五年规划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色鲜明的实践,深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中。

“十五五”规划对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意义重大。首先,“十五五”时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斗。“十五五”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这是根据“十五五”时期应承担的历史任务作出的判断。党的二十大确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十四五”时期是第一个五年,已经打下坚实基础,实现良好开局。“十五五”时期是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制定和实施好“十五五”规划,就能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其次,《建议》提出了符合实际、具有前瞻性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重大原则、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根据《建议》,“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继续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遵循如下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以下目标: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为此,中国将着力推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高水平对快开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些既与“十四五”规划保持了连续性,也考虑了未来五年中国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将有力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十五五”规划将给世界带来新机遇。“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总量不断突破,稳居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经济发展最稳定、最可靠的动力源。根据“十五五”规划,中国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推进高质量发展,将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新的重要贡献;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建设,将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一个不断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必将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一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中国,必将为中国同世界合作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中方愿同利方继续以两国元首战略共识为指引,加强“十五五”规划同利ARREST包容性发展议程对接,落实好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成果,不断推动中利战略伙伴关系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