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名】马里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ali, La République du Mali)
【面 积】 124万平方公里
【人 口】 2367万(2023年)。全国有23个民族,主要有班巴拉(占全国人口的34%)、颇尔(11%)、塞努福(9%)和萨拉考列族(8%)等。各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官方语言为班巴拉语等十三种民族语言,法语为工作语言。80%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18%信奉传统拜物教,2%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
【首 都】 巴马科(Bamako),人口292万(2022年);4月气温最高,平均为34~39°C,1月气温最低,平均为16~33°C。
【国家元首】阿西米·戈伊塔(Assimi GOÏTA),2021年6月7日宣誓就任过渡总统。
【重要节日】 独立日:9月22日。
【简 况】 位于非洲西部撒哈拉沙漠南缘,西邻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北、东与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尔为邻,南接几内亚、科特迪瓦和布基纳法索,为内陆国。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干旱炎热。中、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分为2个季节:6月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5月为旱季。旱季最高气温达50℃,雨季最低气温为14℃。
历史上曾是加纳帝国、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的中心地区。1895年沦为法国殖民地。1959年4月与塞内加尔结成马里联邦。1960年9月22日独立,莫迪博·凯塔当选首任总统。1968年11月,穆萨·特拉奥雷政变上台。1991年3月阿马杜·图马尼·杜尔发动政变,建立军人过渡政权。1992年1月,公民投票通过了新宪法。4月,举行全国大选,非洲团结正义党候选人阿尔法·乌马尔·科纳雷当选总统,6月宣誓就职,成立第三共和国。1997年5月,科纳雷蝉联总统。2002年5月,前军政权领导人杜尔作为独立候选人当选总统,2007年4月连任。【政 治】
2012年,马首都部分军人发动政变推翻杜尔政府。马北方图阿雷格族分裂武装发动叛乱,成立“阿扎瓦德独立国”。“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等恐怖和极端势力也借机在马北方扩充势力,控制了马北方三大区。2013年1月,马里北方反叛武装南下,向马政府军控制地区发动进攻。应马政府要求,法国和一些非洲国家出兵协助马政府军平叛。6月,马过渡政府与北方图阿雷格族武装就举行总统选举和包容性对话达成初步协议。8月,马总统选举顺利举行,马里联盟党候选人凯塔当选总统,于9月正式就职。2018年8月,凯塔再次赢得大选,连任总统。2020年8月,马发生军人哗变,凯塔总统辞职。9月,经有关各方协商达成政治过渡安排,前国防部长巴·恩多任过渡总统,阿西米·戈伊塔任过渡副总统。2021年5月,过渡总统恩多辞职,副总统戈伊塔接任过渡总统。过渡政权成立全国过渡委员会代行议会职责,2020年9月颁布《过渡宪章》。2023年6月经全民公投通过新宪法。
2014年7月,马政府与北方图阿雷格族武装在阿尔及尔启动和谈,在国际调解方共同努力下,于2015年6月正式签署《和平与和解协议》。2017年9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2374号决议,决定设立马里问题制裁机制,对违反《和平与和解协议》、破坏马里和平进程的人员和实体实施制裁措施。但北方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恐怖组织活动日趋频繁,制造了多起袭击事件。2024年1月,马里宣布废止《和平与和解协议》。
2012年12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2085号决议,决定授权向马派遣为期一年的“非洲领导的驻马里国际支持特派团(AFISMA)”(以下简称“非马团”)。2013年4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马里问题2100号决议,授权成立联合国驻马里综合稳定团(“联马团”),总兵力约为12600人,“非马团”部分人员将并入“联马团”。7月1日,联合国在马维和行动正式启动。2023年6月,应马方要求,联合国通过决议决定联马团撤出马里。2023年12月,联马团完成撤离。
2014年10月23日,马出现首例埃博拉病例,后共有7人确诊,其中5人死亡,2人治愈。2015年1月,马卫生部长及世界卫生组织驻马代表宣布埃博拉疫情结束。2020年初,马里暴发新冠疫情。2021年3月,马启动新冠疫苗接种计划,随后疫情逐步得到控制。
【宪 法】 现行宪法于2023年6月经全民公投通过。宪法规定: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总统由直接普选产生,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一次;总统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免总理和部长、颁布法令、组织公民投票、解散国民议会、宣布紧急状态等重要行政权力;议会享有立法和监督权;政府是由总统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由总理和部长组成;司法独立;政教分离;公民享有思想、宗教、信仰、言论、结社、劳动、休息、私人财产不受侵犯、自由经营和社会救助等权利。
【议 会】 新宪法规定马里议会实行两院制,即参议院、国民议会。四分之三的参议员由间接普选产生,代表各地;四分之一的参议员由“代表传统合法性、在国外定居的马里人以及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士”组成;国民议会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两院议员任期均为5年。
【政 府】本届政府成立于2024年11月,总理兼国土管理和地方分权部长阿卜杜拉耶·马伊加(Abdoulaye MAIGA)。其他内阁成员为:国防和退伍军人部长萨迪奥·卡马拉(Sadio CAMARA)、司法、人权和掌玺部长穆罕默杜·卡索格(Mohamadou KASSOGUE)、国家重建部长巴卡里·特拉奥雷( Bakary TRAORE)、安全和公民保护部长达乌德·阿利·穆罕默迪内(Daoud Aly MOHAMMEDINE)、和解、和平和国家融合部长伊斯梅尔·瓦格(Ismaël WAGUE)、、运输和基础设施部长登贝莱·马迪娜·西索科(DEMBELE Madina SISSOKO,女)、外交和国际合作部长阿布杜拉耶·迪奥普(Abdoulaye DIOP)、经济和财政部长阿卢塞尼·塞努(Alousséni SANOU)、国民教育部长阿马杜·西·萨瓦内(Amadou SY SAVANE)、高等教育和科研部长布雷马·坎萨耶(Bouréma KANSAYE)、矿业部长阿马杜·凯塔(Amadou KEITA)、能源和水务部长布巴卡尔·迪亚内(Boubacar Diané)、卫生和社会发展部长阿萨·巴迪亚洛·杜尔(Assa Badiallo TOURE)、劳动和公职和社会对话部长法松·库利巴利(Fassoun COULIBALY)、青年和体育部长阿卜杜勒·卡西姆·易卜拉辛·丰巴(Abdoul Kassim Ibrahim Fomba)、海外侨民和非洲一体化部长穆萨·阿格·阿塔希尔(Mossa AG ATTAHER)、农业部长丹尼尔·西梅翁·凯莱马(Daniel Siméon KALEMA)、国家创业、就业和职业培训部长乌穆· 萨勒·塞克(Oumou SALL SECK,女)、妇女、儿童和家庭促进部长迪娅拉·杰内巴·萨诺戈(Diarra Djénéba SANOGO,女)、工业和贸易部长穆萨·阿拉萨内·迪亚洛(Moussa Alassanc DIALLO)、城市化、住房、地产、土地规划和人口部长伊米拉内·阿卜杜拉耶·杜尔(Imirane Abdoulaye TOURE)、环境、清洁和可持续发展部长敦比亚·玛丽亚姆·丹加拉(Doumbia Mariam DANGARA,女)、、新闻、数字经济和行政管理现代化部长阿尔哈姆杜·阿格·伊林(Alhamdou AG ILYENE)、手工业、文化、旅馆业和旅游部长马穆 ·达菲(Mamou DAFFE)、宗教事务和信仰部长穆罕默杜·科内(Mahamadou KONE)、畜牧业和渔业部长尤巴·巴(Youba BA)、总理助理部长马马尼·纳西雷(Mamani NASSIRE)、【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19个大区和1个中央直辖管区(首都巴马科)。
【司法机构】 由最高法院、宪法法院、行政法院、上诉法院、重罪法庭、一审法院、审计法院等机构组成。最高法院系终审法院,下设司法院和行政财务院。一审法院为初审法院,同级的还有巴马科地区法院、商业法院、治安法院和劳动法院等。最高法院院长法托玛·德拉(Fatoma Théra)于2022年6月就职。
【政 党】 1991年3月开始实行多党制。现主要政党有:
(1)马里联盟党(Le Rassemblement pour le Mali):由部分原非洲团结正义党成员于2001年6月成立。宗旨是在多党共和体制下实行社会民主,实现国家团结,全体公民最广泛地参与政治协商和国家管理,建立自由、正义、团结、民主的社会。主张实行市场经济,国家对私营经济加以规范,强调社会发展应以人为本。该党成员成分广泛,来自社会各阶层。国内及海外均建有党部。国内党部下设分党部(市镇一级),全国每一个村庄都至少建立了一个基层委员会,党组织在全国的覆盖率超过90%。党主席为巴卡里·特莱塔(Bocari Treta)。总书记巴伯尔·加诺(Baber Gano)。
(2)非洲团结正义党(Alliance pour la Démocratie au Mali-Parti Africain pour la Solidarité et la Justice):前身为马里民主联盟,1991年5月成立。宗旨是建立民主、繁荣、独立的新马里和法制、自由、公正、进步的社会,巩固和扩大民主,推动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合理分配收入。组织机构有基层委员会、分支部、支部和联合会。下设妇女、青年等群众组织。1992年,该党在议会选举中获绝对多数席位,成为执政党。2001年,原党主席易卜拉欣· 布巴卡尔·凯塔(Ibrahim Boubacar Keïta)退党,该党出现较大分裂,力量受到削弱。2007年,该党联合其他42个政党组成“民主进步同盟”,支持杜尔总统连任。在2018年总统选举中,该党支持凯塔连任。党主席蒂耶默科·桑加雷(Tiémoko Sangaré),总书记马里芒蒂亚·迪亚拉(Marimantia Diarra)。
(3)共和民主联盟(Union malienne pour la République et la Démocratie):正式成立于2003年6月。系由原非洲团结正义党第三副主席苏马伊拉·西塞及其追随者脱离非洲团结正义党后创立。该党领导层多出身马里纺织发展公司,属于原非洲团结正义党中的“棉派”。主张建立自由、平等、公正和团结的社会,保障人民自由、民主权利,实现国家的全面发展和繁荣。2007年,该党与非洲团结正义党结盟,支持杜尔总统连任,并在议会选举中获34席,成为议会第二大党。2010年12月,马民主和复兴党(PDR)并入共和民主联盟。该党候选人西塞在2013、2018年两次总统选举中进入第二轮,但均负于凯塔。党主席苏玛依拉·西塞(Soumaïla Cissé),总书记达乌达·图雷(Daouda Touré)。
其他政党还有“为了马里”行动党(Mouvement pour le Mali)、复兴爱国运动(Mouvement Patriotique pour le Renouveau)、全国民主创议大会党(Le Congrès National d'Initiative Démocratique)、民族复兴党(Parti pour la Renaissance Nationale)、非洲民主独立团结党(Solidarité africaine de la Démocratie et l’Indépendance)、苏丹联盟-非洲民主联盟(Union Soudanaise-Rassemblement Démocratique Africain)、马里民主党(Parti Démocratique Malien)、复兴公约党( Convention pour la Renaissance)等。
【重要人物】过渡总统阿西米·戈伊塔,1983年生。曾任马中部军区特种部队独立营总指挥。2020年9月任马过渡副总统,2021年6月任过渡总统。
【经 济】系最不发达国家。经济以农牧业为主,粮食不能自给,系非洲主要产棉国和产金国。近年马里政府重点发展农业,加强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石油勘探和矿产开发。世界银行2020年发布的《世界营商环境报告》中,马里营商便利指数在全球190个经济体排名第148名。2023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GDP):209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82.9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5.2%。
货币名称: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Franc de la Communauté financière d’Afrique),简称非洲法郎(FCFA)。
汇率:1欧元≈656非洲法郎。
通货膨胀率:2.1%。
(来源:2024年8月《伦敦经济季评》)
【资 源】 矿业是马国家经济支柱,占国民收入的25%。现已探明的主要矿藏资源及其储量:黄金900吨,铁矿石13.6亿吨,铝矾土12亿吨,硅藻土6500万吨,岩盐5300万吨,磷酸盐1180万吨,锰1500万吨,铀5200吨。系非洲第四大黄金出口国,黄金是马里第一大出口产品。受老矿区产能下降影响,2024年马黄金产量为36吨。马里政府2022年黄金产业收入为7637亿西非法郎(约13亿美元)。2022年8月,马里政府批准成立马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公司。2023年颁布新版《矿业法》。森林面积110万公顷,覆盖率不到1%。水力资源丰富。
【工 业】工业薄弱。2023年,马工业年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3%。马全国共有工业企业489家,绝大多数为私营企业,主要部门有食品加工、出版印刷、纺织、建筑材料等。【农牧渔业】2023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2.3%。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8%。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0%。全国可耕地面积3000万公顷,已耕地面积350万公顷。主要经济作物有:小米、玉米、稻谷、花生、棉花等。马是非洲主要产棉国,每年棉花对国民经济贡献达850亿—1230亿非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棉花产业从业人口约450万。2023-2024产季,马里棉花增产77%,再次成为非洲第一大产棉国。2020-2021年度粮食产量1040万吨,其中水稻产量319万吨,玉米产量380万吨。
畜产品是马在黄金、棉花之后第三大出口产品。渔业是马国民经济重要部门。马全国约有7万渔民,50万渔业从业人员。【服务业】 服务业主要由交通、通讯、商业和行政等部门构成。
【旅游业】 旅游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杰内古城、通布图古城、多贡遗迹和加奥阿斯基亚王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主要旅游城市有首都巴马科、古城通布图和水城莫普提,最佳旅游季节为11月至次年1月。近年来,马旅游业受北方安全形势影响严重下滑。通布图古城遭到伊斯兰极端势力破坏,16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陵墓中有14座被毁,2012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濒危世界遗产名录”。2014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修复被毁陵墓。
【交通运输】系内陆国家,国内运输主要靠公路。进出口物资需经邻国港口转运。两条国际公路干线经巴马科通往科纳克里和阿比让,公路总长分别为1110公里和1115公里。
铁路:仅有一条连接库利克罗、巴马科和达喀尔的国际窄轨铁路,总长1287公里,马里境内长641公里;以货运为主,运行速度60公里/小时。
公路:总长8.9万公里,其中沥青路面3997公里;各型机动车约12万辆,以摩托车和小型卡车为主。
水运:内河航线总长1.27万公里;马里航运公司负责内河航运的经营和管理,拥有各种船只数十艘。
空运:2005年2月,马政府和加拿大阿加汗发展经济和促进工业基金会合资成立马里航空公司,以经营国内航线为主。有5个城市拥有国际机场,巴马科塞努国际机场可起降各种大型客货飞机,该机场于2015年12月31日更名为莫迪博·凯塔国际机场。2012年12月,马航宣布中止营业,并解聘公司核心员工。2020年7月,马航获准运营商业空运业务,计划以巴马科国际机场为基地,分阶段实施国内、国际航线运营。
【对外贸易】实行贸易自由化政策。现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2023年对外贸易额估计为112.6亿美元,其中进口约61.9亿美元,出口约50.7亿美元。主要出口黄金、棉花等;进口石油、食品和化工产品等。
【人民生活】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24年人类发展报告》,马里的人类发展指数在193个国家中名列第188位。全国共有医疗中心1172个。实力较强的医院多在首都巴马科。2020年财政预算中医疗卫生支出约合2.3亿美元,占预算比例为5.2%,占GDP比例约为1.3%。2019年,马里电话注册用户数达2316.8万(其中手机用户2292.6万,固话24.2万),互联网用户数达703.7万(其中手机用户689.5万,宽带用户14.3万)。2021年马电力覆盖率为53.4%。可饮用水覆盖率为80%。
【文 化】 重视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鼓励文学创作。官方文艺团体有国家歌舞团、民族乐团和话剧团等。文化设施集中在首都巴马科,主要有伊斯兰文化中心、国家博物馆和国家图书馆。
【教 育】 马里15岁及以上人口识字率仅为40.4%(2020年统计数据)。沿用法国教育体制。由基础、中等和职业技术以及高等教育三部分组成。【新闻出版】 全国发行报刊共47种,主要有:《发展报》,综合性官方日报,发行量约1万份;《回声报》,非洲团结正义党的周刊。另外还有《独立人报》、《晨报》、《巴马科晚报》和《共和国人报》等。
马里新闻和广告社为官方通讯社,创建于1961年。每周发行1期《新闻周刊》,刊登国内外新闻。有近百名记者。
马里广播电台是官方电台,始建于1957年,播音覆盖面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用法语、班巴拉语、颇尔语和桑海语等9种语言对内广播;用法语、英语和阿拉伯语对外广播。每天播音累计115小时。另外还有200余家私营电台。
马里电视台是唯一官方电视台,创建于1984年,全国建有59个转播站,使用语言为法语和班巴拉语等其他民族语言。电视覆盖率占全国人口的85%。每天播放12个小时的节目。
马里出版印刷社原为马唯一国营出版社,始建于1972年,日常业务以出版小说、儿童读物和学校课本为主,现已私有化。
【对外关系】 传统上奉行独立、和平、睦邻友好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愿与一切爱好和平、正义和进步的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主张尊重国家主权,不干涉别国内政,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地区冲突。戈伊塔政府提出对外关系三原则:尊重马里主权、尊重马里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维护马里人民核心利益。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努力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推动非洲团结、一体化进程和地区合作。马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国之一,主张维护不结盟运动,使之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呼吁建立国际新秩序,主张国际社会加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