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际交流之花盛开在尼雷尔领导力学院——陪同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党成员参加尼雷尔领导力学院2025年南部非洲六姊妹党中青年干部研讨班侧记
来源:(驻莫桑比克大使馆 程朵依) 2025-04-04 00:33
2025年3月2日至11日,尼雷尔领导力学院2025年南部非洲六姊妹党中青年干部研讨班(第一期)在坦桑尼亚举行。我有幸作为驻莫桑比克使馆代表,陪同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党学员赴坦参训。
尼雷尔领导力学院位于坦桑尼亚滨海省齐贝赫地区,是一所设施完备的现代化学校。学院由南部非洲六姊妹党联合建设,以坦革命党首任党主席、前总统尼雷尔名字命名,以纪念尼雷尔为南部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做出的重要贡献。
一、党际交流共叙发展
尼雷尔领导力学院为南部非洲六姊妹党和中国共产党开展党际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党学员表示,通过与中方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他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治党治国之道,更加钦佩中国共产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为人类谋进步的担当和情怀,愿进一步加强两国党际合作,不断推进南部非洲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为全球南方共同繁荣注入动力。
期间,解阵党考察团独树一帜,成立临时党支部,由团长担任党支部书记,每日课后召开例会,带领学员温习当日所学,预习次日课程,展现了解阵党学员勤奋好学、团结协作的良好精神面貌。
二、坦赞铁路见证友谊
坦赞铁路连接坦桑尼亚港口城市达累斯萨拉姆和赞比亚中央省的卡皮里姆波希,全长约1860公里,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之一,被誉为中非友谊的丰碑。
上世纪60年代,坦、赞两国独立后曾向世界有关国家申请援建铁路,均遭拒绝。1965年2月,坦总统尼雷尔访华向毛主席求助,毛主席慷慨直言,“你们有困难,我们也有困难,但是你们的困难和我们的不同,我们宁可自己不修铁路,也要帮你们修建这条铁路”。1967年9月,中、坦、赞三国政府代表团在北京举行会谈并正式签署铁路修建协定。1970年10月,铁路正式开工。1976年7月,全部建成移交,整个建设只用了5年零8个月。一名西方工程师参观后赞不绝口,直言“只有修建过万里长城的民族,才能修建出如此高质量、高标准的铁路”。
坦赞铁路沿线地形复杂,施工条件异常困难,中国援建工人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共有60多名中方人员长眠于坦。六姊妹党学员参观后唏嘘不已,感动万分,纷纷表示既要做中非友谊源远流长、情比金坚的见证者和支持者,更要做中非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传承者和发扬者。
![]() | ![]() |
![]() | ![]() |
三、巴加莫约重温历史
巴加莫约是19世纪东非最大的奴隶贸易市场,是奴隶们在被运出非洲大陆前的最后一站,高峰时,每年可交易5万奴隶。从奴隶抓获地到巴加莫约往往要走3个月的时间,山高路远,苦不堪言,无数奴隶中途殒命。据称,平均一个奴隶抵达巴加莫约,就有十个死在路上。抵达后,存活下来的奴隶们像牲口一样被赶进一个个围栏或地堡里,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巴加莫约“囚奴堡”。
“巴加莫约”一词在斯瓦希里语里是“把心留下”的意思,那些绝望的奴隶们知道,巴加莫约一别,今生有去无还,于是在被迫离开时,他们渴望“把心留下”,留在祖国母亲身边。参观当日,细雨濛濛,碧草萋萋,巴加莫约宁静肃穆,仿佛处处泣诉着奴隶贸易和西方殖民主义的肮脏历史,解阵党学员和六姊妹党学员驻足沉思,感怀万千,久久不忍离去。
![]() | ![]() |
四、载歌载舞民心相通
为丰富业余生活,缓解学习压力,学院每晚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团建活动。学员们载歌载舞,谈天说地,互通有无,既增长了见识,又加深了感情。经过几天的朝夕相处,六姊妹党学员们果真结下了亲如姊妹般的深厚情谊。
课业之余,学员们一同走街串巷,下沉坦桑尼亚滨海省乡村社区,捕捉难忘的生活掠影,感受别样的人文风情。坦桑尼亚民风古朴,村民们热情好客,用他们独特的清澈和善良打动着每一位前来拜访的游客。
![]() | ![]() |
![]() | ![]() |
参训期间恰逢三八国际妇女节,学院举行了难忘的庆祝仪式。节日当天,女士一律着红色礼服裙,男士着黑色西装配红色领带或领结。聚光灯下,红地毯上,举手投足间,女性风采尽显。女学员们在尼雷尔领导力学院举行大联欢,共同为南部非洲六姊妹党文明互鉴、民心相通贡献着巾帼力量。
![]() | ![]() |
短短十天的培训时光转瞬即逝,六姊妹党学员们在这里深化了治党治国经验交流,重温了中非友好的历史,结交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尼雷尔领导力学院南部非洲六姊妹党中青年干部研讨班全体学员回信中所说,“青春总是同梦想相伴”。衷心祝愿六姊妹党学员学有所成,积极投身中非友好事业,传承弘扬中非友好合作精神,为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