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塞舌尔大使郭玮发表题为《团结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庆71周年署名文章
来源:    2020-09-30 19:54
[字体: ]      打印本页

  2020年9月30日,驻塞舌尔大使郭玮在塞舌尔两大报《民族报》、《今日报》等塞主流媒体发表题为《团结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庆71周年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抗击疫情,中国经济稳步复苏

  新中国成立71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砥砺前行,找到了一条复兴发展的成功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同时,中国始终致力于扩大对外开放,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0865万亿元(约14.4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全国1000多万人实现脱贫,发展势头良好。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少方面一度按下“暂停键”。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本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精神,中国努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及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举措得当,成效显著:我们举全国之力,用1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进而又接连打了几场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歼灭战,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中国成为世界上率先控制住疫情的国家之一,不仅为世界守住疫情防控的区域防线,也为全球抗疫积累了宝贵经验;经济社会运行稳步复苏,疫情期间,我们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制定一系列纾困惠企政策,出台多项强化就业优先、促进投资消费等措施,促进新业态发展,推动交通运输、餐饮商超、文化旅游等各行各业有序恢复,分批分次复学复课。中国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3.2%,显示出强大的修复能力和旺盛的生机活力,也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二、积极开展国际抗疫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百年变局叠加全球疫情,给人类社会带来全方位冲击,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主动通报疫情信息。习近平主席亲自推动抗疫国际合作,主持召开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发出国际社会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最强音。中国坚持国际人道主义,与包括塞舌尔在内的非洲各国人民同舟共济、并肩抗疫。中国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向50多个非洲国家和非盟交付了大量援助物资,向11个国家派出了148人次的抗疫医疗专家组,举行了30多场专家视频会议,开展各类培训活动近400场,常驻非洲的46支中国医疗队也积极投身当地抗疫工作,体现了中非患难与共的兄弟情谊。

  疫情再次证明,各国休戚与共,命运紧密相连,人类社会实际上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将一如既往坚决反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2020年中国继续加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步伐,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中方将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中塞双边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

  中塞建交44年来,两国始终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平等相待,是好朋友、好伙伴。2020年尽管疫情肆虐,全球经济低迷,中塞关系仍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政治、经贸、文化、教育等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疫情期间,中塞两国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富尔总统在中国疫情发生初期,第一时间向习近平主席致慰问信表达支持,中方铭记在心。塞发生疫情后,中国政府、地方各省市、马云公益基金会等也第一时间向塞提供多批重要抗疫物资援助,毫无保留分享防治经验和信息。中塞同舟共济、携手抗疫再次生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在这场疫情中,我们欣慰的看到,塞政府准备充分、反应迅速,疫情防控举措及时、全面、有效,最大程度保护了塞人民及各国侨民、滞留游客的生命安全,防控成就在非洲名列前茅,我们对此表示赞赏。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打乱了各国人们生活、工作的正常节奏,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变,各国人民对和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会变,中塞加深友谊和推进合作的信心不会变。中方将继续与塞方密切合作,继续加强各领域友好交流合作,推动两国友好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至暗时刻终将过去,光明就在前方。

推荐给朋友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