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挂云帆济沧海
——驻塞舌尔使馆与中国独臂环球航海家徐京坤交流侧记
来源:    2019-09-20 21:29
[字体: ]      打印本页

  2019年9月12日下午,明媚阳光一如既往照拂着塞舌尔伊甸岛,印度洋上吹来凉爽的微风。碧海蓝天中的游艇码头一反往日宁静,阵阵欢声笑语从一艘飘扬着五星红旗的帆船上传开。驻塞舌尔大使郭玮带领全体馆员和家属登上“青岛梦想号”,与来自祖国的独臂航海家徐京坤零距离交流,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年读书会主题活动。

  追求梦想 书写传奇人生

  徐京坤船长夫妇带领使馆馆员和家属参观了“青岛梦想号”,一同观看比赛实景录像和环球旅行视频,与青年馆员分享比赛精彩瞬间,深入交流航海人生感悟。

  徐京坤回忆到,12岁那年一场意外使他失去了左前臂,血肉模糊瞬间,曾隐约听到有老人叹息说这孩子废了。这句话一度将他击溃,往后却成了激励他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他立志要让生命更加丰富和精彩,实现自己的航海梦想。经过艰苦训练,2003年徐京坤入选了国家第一支残疾人帆船队。2008年,代表中国征战残奥帆赛,跻身前十。2012年,驾驶第一代“梦想号”从青岛出发,航行4500海里,创造了“首次单人独臂无动力帆船环行中国海”的世界纪录。2015年,又闯进世界顶级单人航海极限挑战赛MINI TRANSAT。在历经30天,航行4020海里后圆满完赛,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单人独臂不停泊跨越大西洋的壮举。虽年仅30,但他不断挑战极限,创造多个中国航海世界纪录。

  这次徐船长驾驶第三条“梦想号”,于2017年6月从土耳其正式起航,穿过地中海、大西洋、加勒比海,经巴拿马运河,跨越太平洋、印度洋,绕过非洲好望角,预计于2020年初回到加纳利群岛完成环球航行。如顺利完成,将是中国首次双体帆船环球之旅。截至目前,他的环球航程已经完成了80%多,暂时在塞停泊休整。

  帆船运动需要双手配合,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危险性运动,只有一只手臂的徐京坤所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在跨大西洋比赛中,他曾被突如其来的大浪打到海里、被安全索拖行很长一段距离后才爬上船,右臂受伤,只能艰难地用嘴上药。他不仅要与恶劣天气作斗争,还要克服饥饿、连续数天无法睡觉、意外受伤等各种困难挑战,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让大家发出阵阵惊叹声。而徐船长始终云淡风轻,娓娓道来。他说到,远航并不像普通人想象的那么诗意,一旦起航,将面临各种艰难险阻。它就像是生活课堂和人生修行,不断尝试、不断挑战极限,自己将变得更强大。

  当被问及在生命遇到危险时靠什么支撑下来时,徐船长说,他一直想证明,航海所需要的智慧、勇气、意志不只是外国人独有,我们中国人也能行。而真正面临险境那一刻,来不及想太多,就是不想放弃,希望作为一个中国选手坚持到最后一刻。

  徐船长表示,青岛梦想号的环球航程既是圆夫妻二人的环球梦想,也是一次文化交流和探索之旅。一路上,两人除了与各国船只交流分享中国的发展和航海见闻外,还一起记录航行路线资料,如停靠各国航行政策法规、安全信息等。之后将整理成册,形成中文版环球航海指南。

  开展美食外交,续写郑和下西洋篇章

  徐船长夫妇同大家分享环球旅行中的各种趣事,笑称在物资匮乏、物价高昂的塞舌尔才真正了解到什么叫“菜大气粗”,感谢郭大使、使馆和驻塞中资机构关心帮助,深切体会到大家送来的瓜果蔬菜背后的厚重情义。周围外国船只都十分羡慕,夸赞中国人讲情义,徐船长经常热情与他们分享美食。阿九打趣说,徐船长是在开展“美食外交”。

  郭玮大使说,徐船长就是名副其实的航海外交官。明朝郑和下西洋,堪称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和外交官。徐船长凭借一只手和一艘“梦想号”,用超乎常人想象的意志追求自己的航海梦,代表中国在几乎为欧美选手垄断的世界级航海大赛中屡屡获奖,这正是在续写郑和下西洋的传奇和荣光,向世人展示中国航海人的情怀和意志,推动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

  徐船长表示,外交工作和航海在某种意义上有很大共性。外交官们为了祖国外交事业长年外驻守,其中不乏艰苦战乱地区。塞舌尔虽是旅游胜地,但也有很多艰难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大家不仅要远离祖国亲人,尤其还要忍受岛国狭小、生活枯燥、物资匮乏的不便。这里的大白菜100块人民币一颗,还经常买不到,让人感慨。很高兴有机会近距离接触祖国的外交官,特别是看到一批积极上进的年轻人在异国他乡为国家和人民日夜奋斗,特别感动,内心更加笃定,前行更加坚定。

  扬帆出海 见证伊甸岛“中国劳模”辛勤成果

  徐船长还带领大家出海感受了扬帆的酣畅。看着飘扬着五星红旗的帆船行驶在异国他乡的塞舌尔海域上,馆员们不仅体验了一把航行的自由和豪迈,更是体会到满满的骄傲与自豪,那是和以往任何一次乘船都不一样的独特体验。令人赞叹的是,船上到处都光亮如新,纤尘不染。面对年轻馆员的惊讶及对环球旅行惬意生活的羡慕,徐京坤夫妇相视而笑。阿九说,徐船长可是伊甸岛港口各国船只公认的“劳模”。在塞停靠月余时间里,“青岛号”已经里里外外被大清洗了十几次。由于塞舌尔是接下来四五个月航行中最后有码头停船的地方,所以要进行一系列严格的维护保养。每天当别的船长在晒太阳的时候,徐船长永远都在忙着各种检修擦拭。徐船长正色道,那是必须的,要保证船永远都处于最好的状态,随时准备迎接下一次远航。

  值得一提的是,登船时,隔壁德国船长主动提供了登船凳,方便老人和小孩登船;靠岸时,好几个外国船长听着哨声就过来帮助拉船。大家笑称独臂船长“美食外交”果然深入人心。

  中秋生日双祝福 心怀祖国情意切

  临近中秋佳节,且恰逢徐船长即将迎来30岁生日,使馆精心准备了月饼等食品,送去真诚祝福。郭玮大使代表使馆全体馆员祝愿徐船长夫妇圆满完成此次环球航行,将中国人的航海梦进行到底。徐船长深情地表示,感谢使馆让他们在异国他乡过了一个团圆热闹的中秋和生日。走过大洋大海,游历世界各地,还是祖国最好,祖国同胞最亲!航行得越远,越能体会到祖国强大的意义,愈加对祖国繁荣发展感到骄傲自豪。

  不忘初心 再次起航

  “青岛梦想号”即将再次扬帆起航,继续环球航行之旅。馆员们沉浸在徐京坤船长的故事里久久不能平静。这个故事关乎个人,关乎航海,更关乎国家,正是因为国家的兴盛才能涌现一个又一个不畏艰难险阻寻梦的“徐船长”。徐船长朴实而又深情的一段话在大家脑海里萦绕:只有经历过风浪,才知道港湾的意义,才懂得家的意义,而懂得了家的意义,也才更懂得国家的意义。由此馆员们对作为外交人员的初心和使命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祝福徐船长环球航行顺利,也祝愿伟大祖国航海事业更加蓬勃!

  后记

  塞舌尔两大媒体《民族报》和《今日报》从使馆得知徐船长经停塞消息后,主动要求采访。即使因使馆日程调整、活动数次变动最后安排在周末,塞媒仍坚持参加,特地加派摄影记者,周六下午早早就在码头等候。这对于珍视个人假期、不热衷加班的非洲人来说可是“非正常现象”。采访时间也由原计划的半小时延长到一个多小时。塞记者们对中国航海人由衷钦佩,纷纷竖起大拇指,还主动要求合影。记者们对使馆表示感谢,连声说不虚此行,满载而归。事后,两大报刊用重要版面刊载了对徐船长的详细报道,中国独臂环球船长努力追求航海梦想的故事一时在塞舌尔传为佳话。

推荐给朋友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