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家和组织>国家(地区)>非洲>苏丹>国家概况

苏丹国家概况

(最近更新时间:2025年4月)

【国名】苏丹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he Sudan)。

【面积】188万平方公里。

【人口】约4940万(2024年)。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属逊尼派。

【首都】喀土穆(Khartoum),人口654万(2024年)。

【国家元首】2019年8月20日成立过渡期最高权力机构主权委员会,阿卜杜勒法塔赫·布尔汉·阿卜杜拉赫曼任主席。2021年11月主权委员会重组后,布再次任主席。

【重要节日】独立日(国庆节):1月1日。

【自然地理】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西岸。北邻埃及,西接利比亚、乍得、中非,南毗南苏丹,东接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东北濒临红海,海岸线长约720公里。全国年平均气温21℃,最热季节气温可达50℃。长年干旱,年平均降雨量不足100毫米。

【简史】苏丹历史悠久,早在4000年前就有原始部落居住。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000年为古埃及的一部分。公元前750年努比亚人在苏丹建立了库施王国。公元6世纪苏丹进入基督教时期。13世纪阿拉伯人征服苏丹,伊斯兰教得以迅速传播,在15世纪出现了芬吉和富尔伊斯兰王国。1899年苏丹成为英国和埃及的共管国。1953年建立自治政府。1956年1月1日宣布独立,成立共和国。1969年5月25日,尼迈里军事政变上台,改国名为苏丹民主共和国。1985年4月6日,达哈卜军事政变上台,改国名为苏丹共和国。1986年4月苏丹举行大选,萨迪克·马赫迪出任总理。1989年6月30日,巴希尔军事政变上台,成立救国革命指挥委员会(简称革指会)。1993年10月,革指会解散,巴希尔改任总统。2005年,苏丹北南双方签署《全面和平协议》(CPA),并据此成立民族团结政府,巴希尔任总统。2011年1月,苏丹南方举行独立公投,98.83%的选民支持独立。7月9日,南苏丹共和国独立建国。

【政治】2019年4月,苏丹军方解除巴希尔总统职务,成立军事过渡委员会接管政权。2023年4月,苏丹武装部队同快速支援部队爆发武装冲突,持续至今。苏丹武装部队掌控政府。

【宪法】1998年6月30日,苏颁布并实行新宪法,规定苏丹是多种族、多文化、多宗教国家,国家实行建立在联邦制基础上的非中央集权制;总统是国家主权的最高代表,军队最高统帅,由全民选举产生,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一届;议会为立法机构;宗教信仰自由,各宗教平等相处。2019年4月,军事过渡委员会接管政权,中止宪法。2025年2月,苏丹政府宣布通过宪法修正案。

【议会】根据1998年颁布实施的宪法,国民议会为苏丹国家立法机构。2019年4月,苏丹军事过渡委员会接管政权,解散议会。

【政府】2019年4月,苏丹军事过渡委员会接管政权,解散原政府。8月,阿卜杜拉·哈姆杜克就任过渡政府总理。2020年7月、2021年2月,苏过渡政府两次进行改组。2022年1月2日,哈姆杜克宣布辞职。1月20日,苏主权委员会主席布尔汉任命15名部长,总理及部分部长职位至今空缺。

【行政区划】全国共设18个州,分别是:喀土穆州、北方州、尼罗州、红海州、卡萨拉州、加达里夫州、杰济拉州、森纳尔州、白尼罗州、青尼罗州、北科尔多凡州、南科尔多凡州、西科尔多凡州、北达尔富尔州、西达尔富尔州、南达尔富尔州、中达尔富尔州、东达尔富尔州。

【司法机构】全国设高级司法委员会。下设最高法院和总检察院。

【政党和组织】目前,苏丹全国约有30余个注册政党。主要有人民大会党、乌玛党、民主联盟党等。

【经济】苏丹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结构单一,基础薄弱,工业落后,对自然环境及外援依赖性强。受益于石油大量出口及借助高油价的拉动,苏丹经济曾一度成为非洲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2011年南苏丹独立对苏丹经济产生冲击。2023年4月苏丹武装冲突爆发后,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打击,各项经济指标迅速恶化。

主要经济数据(2024年):

国内生产总值(GDP):297亿美元

人均GDP:594美元

货币名称:苏丹镑(Sudanese Pound,SDG)

官方汇率:1美元≈601苏丹镑

【资源】有铁、银、铬、铜、锰、金、铝、铅、铀、锌、钨、石棉、石膏、云母、滑石、钻石、石油、天然气和木材等丰富的自然资源。

【工业】基础薄弱,苏政府重点发展石油、纺织、制糖等工业。1999年,苏石油开发取得较大进展,成为石油出口国。2011年南苏丹独立后,原苏丹75%石油储量被划归南方,苏石油产量大幅减少。

【农牧业】农业是苏经济的主要支柱。粮食作物主要有高粱、谷子、玉米和小麦。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和阿拉伯胶,大多数供出口。

【交通运输】

铁路:7300公里(2022年)。

公路:3.1万公里(2022年)。

水运:有远洋商船10艘,总吨位12.2万吨;内河航线总长4068公里,有轮船300多艘。苏丹港是苏丹的主要商港,年吞吐量850万吨,承担着95%的进出口运输任务。

空运:空运在苏丹运输中占据重要地位,苏国内90%的运输系通过空运进行。全国共有67个机场,喀土穆、苏丹港、卡萨拉、朱奈纳机场为国际机场。

管道运输:苏丹港至喀土穆建有输油管道,全长815公里,年输油能力80万吨。1999年,苏中南部油田经喀土穆至苏丹港长1640公里的输油管道开始投入使用。南苏丹独立后,南北双方就管输费等石油利益分配问题分歧较大。

【财政金融】苏丹共有银行26家。苏丹银行建于1959年,为苏中央银行。其它均为商业银行,其中双尼罗河工业发展银行和喀土穆银行属于国有。

【对外贸易】外贸在苏丹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24年,苏丹对外贸易总额为80.4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31.3亿美元,进口额为49.1亿美元。阿联酋、中国、沙特、印度、埃及等国家以及欧盟是其主要贸易伙伴。

近几年进出口情况如下(单位:亿美元):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进口

91.3

78.5

125.8

76

   70

   110.9

    32

   49.1

出口

41

34.8

49

   32

   51

   43.5

    20

   31.3

差额

50.3

43.7

76.8

44

19

67.4

  -12

17.8

【军事】武装部队建立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独立后,军队实行苏丹化。8月14日为建军节。实行义务兵役制,规定18–30岁的苏丹人必须有两年服役期。武装部队总兵力约为20万人,由陆、海、空3个军种组成。快速支援部队兵力约10万人。

【文化教育】全国有中小学校13000余所,综合大学6所,独立的高等学院14所,专科院校23所。在校学生约500万人,其中大学生约25万人,教师约13万人。喀土穆大学建于1902年,是苏丹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

【新闻出版】官方通讯社为苏丹通讯社,喀土穆以北的恩图曼设有苏丹国家广播电台和苏丹国家电视台。主要报刊有《关注报》、《苏丹人报》等,为阿文日报。《褐色大地报》为英文周报。

【对外关系】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反对西方强权政治,主张加强阿拉伯国家团结,密切同非洲国家的合作,重视同中国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目前,苏同世界上近100个国家建有外交关系。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