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和组织 > 国家(地区) > 非洲 > 坦桑尼亚 > 驻外报道

驻坦桑尼亚大使陈明健大使接受坦《卫报》专访

来源:(驻坦桑尼亚大使馆) 2025-07-18 16:15

2025年7月17日,坦桑尼亚主流媒体《卫报》刊登对陈明健大使专访。驻坦桑尼亚大使陈明健在采访中宣介习近平主席向中非合作论坛成果落实协调人部长级会议致贺信精神及三大全球倡议等重要理念,介绍中坦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就美国滥施关税阐明中方立场,并就中坦人文交流等回答提问。采访视频在《卫报》网站及社交媒体平台播出。采访全文如下:

《卫报》:您如何评价近年来中坦关系、元首外交以及各领域合作的发展?有哪些重要成果?中非合作论坛发挥了什么作用?

陈明健大使:近年来中坦关系的发展根植于我们深厚的历史积淀,这份特殊情谊源于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共同开创的历史时期。我们不会忘记,是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尼雷尔总统、卡鲁姆副总统当年以诚相交,亲手缔造了牢不可破的中坦友谊。自那时起,中坦两国在互尊互信的基础上,建立了稳固的长期友好关系。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国际形势,无论遭遇什么样的艰难险阻,无论受到什么样的干扰破坏,中坦传统友谊初心不改、历久弥坚。

新时代以来,元首外交为中坦关系掌舵领航。习近平主席就任中国国家主席后,首次访问非洲就来到坦桑尼亚。正是在那次访问中,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了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如今已成为中国对非政策的指导方针。哈桑总统同习近平主席三次会面,两次访华。

如今,中国连续九年保持坦桑尼亚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2024年中坦贸易额达88.8亿美元。大豆、芝麻、牛油果等坦优质农产品开启了中国之旅,既有力提振了坦桑尼亚经济发展,也满足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中国也是坦最大投资来源国,华新马文尼水泥、科达陶瓷等中资项目投资均超1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成千上万的就业机会。中国企业还承建了中央标轨铁路、尼雷尔水电站以及新近竣工的马古富力大桥等大批基础设施项目。

今年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5周年。今年6月,中非合作论坛成果落实协调人部长级会议在中国长沙举行,论坛各成员共商全面推进落实中非领导人战略共识和北京峰会成果。习近平主席向会议致贺信,强调中国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以中国大市场为非洲等全球南方伙伴提供新动能。中国愿同非方深入落实“十大伙伴行动”,加强绿色产业、电子商务和支付、科技、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合作,深化安全、金融、法治等领域合作,推动中非合作高质量发展。

去年北京峰会以来,中方对非资金支持总额超1500亿元人民币(约合210亿美元)。峰会成果落实已取得一系列早期收获,共涉及10类、35项。坦桑尼亚成为北京峰会成果落地见效最多的国家之一。举例而言,坦首批蜂蜜输华,正式享受中国对坦100%税目零关税政策红利;双方就签署坦赞铁路激活相关协议的商谈取得积极进展;中国实施了“微创医学”计划,向坦分享了技术,助力非洲进入微创手术时代;基奎特心脏病研究所升级扩建、菌草技术等项目取得积极进展;中方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合作实施了利用卫星数字技术促进坦农业发展项目。可以看出,通过双方共同努力,坦桑尼亚已成为中非合作中受益最大的国家之一。

《卫报》:美国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所谓“对等关税”冲击全球经济,您能否介绍中方对此的立场?

陈大使:美国所谓“对等关税”严重冲击世界经济,为国际经贸秩序带来巨大不确定性,非洲国家更为脆弱。一些坦桑尼亚经济分析师警告称,大豆、咖啡、纺织品、腰果、可可豆、蜂蜡等坦桑尼亚对美主要出口产品将遭受冲击,可能导致失业和经济衰退。

中国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清晰明了,贸易战没有赢家,搞保护主义损害各方利益。中美是世界前两大经济体,稳定的中美经贸关系不仅关乎两国人民的福祉,也对世界发展繁荣具有深远影响。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堂堂正正的负责任大国。值此关键时刻,中国挺身而出,采取坚决有力的反制措施,并积极在多边平台联合其他国家共同维护正义。中方这一立场,不仅是为了维护自身正当发展权益,也是为了维护国际社会特别是中小国家的共同利益,更是为了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现在,中美通过经贸谈判达成了框架协议。与此同时,中国愿同非洲开展更紧密合作,落实好对非洲国家‌100%税目产品给予免关税待遇‌。相信通过共同努力,中非将实现共同发展。

《卫报》: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坦应如何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风险挑战?

陈大使:当今世界变乱交织,全球化遭遇逆风,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中坦应加强团结合作,共同应对风险挑战。

一是深化政治互信。中坦双方始终在国际事务中秉持相近理念,坚持共同主张,相互坚定支持。新时代背景下,在元首外交引领和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成果的共同需求驱动下,两国将继续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给予对方有力支持。

二是强化务实合作。中方赞赏坦方新版外交政策强调经济外交,支持坦方在习近平主席宣布的“十大伙伴行动”框架下,培育数字经济、绿色发展、蓝色经济等新增长点。双方将携手共创更多中坦高质量发展合作佳话,向全球南方成员传递团结协作的强有力信号。

三是坚持多边主义。开放合作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是民心所向。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在今年4月中央周边工作会议上,中方强调要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主要平台,携手志同道合的国家共创美好未来。

《卫报》:近年来坦桑尼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学习中文的坦桑尼亚青年也不断增多,您认为应如何通过人文交流推动两国关系发展?

陈大使:“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坦虽相隔万里,但双方人文交流促进了彼此互鉴,拉近了两国人民距离,取得了累累硕果。

2024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坦建交60周年,双方共同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包括“中国—坦桑尼亚旅游文化年”框架下的活动,两国互访与宣介活动取得积极成果。根据最新数据,中国赴坦游客人数超过7万,再创历史新高;中国援坦大陆及桑给巴尔医疗队累计治疗2000多万病患,其救死扶伤事迹被改编为中国电视剧《欢迎来到麦乐村》播放,在中坦两国引起巨大反响;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多多马大学孔子学院招生人数稳步增长,越来越多的坦青年学习汉语;中坦开通直航,进一步促进了双边往来。人文交流将为中坦关系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营养,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2026年是“中非人文交流年”。习近平主席指出,“中非关系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中非关系发展应该更多面向人民”。双方将围绕“夯实全天候友谊  共逐现代化梦想”主题举办系列人文交流活动。希望庆祝活动将为中非历久弥坚的友好情谊进一步筑牢民意基础。

《卫报》:作为中国驻坦大使,您能否分享在坦最难忘的一段经历?您对中坦关系未来发展有何期许?

陈大使:坦桑尼亚是一片广袤神奇的热土。作为中国大使,过去4年我走访了二十多个省份,每到一处都有新的感悟。在这片土地上,我珍藏着诸多难忘记忆,愿在此分享两则。一是去年我有幸全程陪同哈桑总统访华。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既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最集中大陆的盛会,也是近年来中国举办的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活动。习近平主席在峰会期间同哈桑总统举行会晤。习近平主席在峰会开幕式上宣布了未来3年开展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哈桑总统阐述了现代化道路构想。可以看出,两国最高领导人深谋远虑,以合作擘画两国共同愿景。

二是坦桑尼亚人民的热情友好。当地民众常以微笑用中文“你好”表达问候。记得有一次我与同事候灯过街,一位交警主动上前提供帮助,引导我们安全通行。这些暖心瞬间让我感觉像在家一样,在坦桑尼亚这个大家庭得到当地兄弟姐妹们的照拂。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