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共抗疫情
——驻南苏丹大使华宁举行记者招待会
来源:    2020-02-29 01:51
[字体: ]      打印本页

  2020年2月28日,驻南苏丹大使华宁举行专场记者招待会,介绍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南苏丹国家电视台、国家电台、朱巴观察家报、黎明报、第一公民报、联南苏团米拉雅电台、视野电台、赤道电台、南苏丹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南中友协等南主流媒体、智库代表和新华社、中国环球电视网记者等20余人出席。

  华大使通过幻灯片和多个视频翔实、形象地介绍了中国疫情防控工作。他表示,经过艰苦努力,中国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重要进展,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习近平主席亲自指挥部署,中国人民广泛动员,开展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中国为疫情防控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展现了中国速度、规模和效率,充分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道路优势。华强调,尽管短期内疫情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挑战,但中国经济有着强劲韧性、巨大潜力和丰沛活力,有条件抵御各种风险挑战。随着疫情逐步好转,中国各地正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将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华大使指出,加强国际合作是应对疫情的关键。人类文明史也是一场与疾病的抗争史。病毒没有国界,中方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国际卫生合作,本着公开透明原则,及时向各方通报疫情信息,分享病毒基因序列,与世卫组织密切合作,邀请国际专家并肩工作,协调安排世卫组织专家组到武汉等地实地考察,积极为在华外国公民提供协助。中国用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举措,付出巨大牺牲为全球抗疫争取宝贵的窗口期。中国的举措得到了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

  华大使介绍了中南携手应对疫情有关情况。他指出,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南苏丹政府和人民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对中国抗击疫情的支持,对中国战胜疫情充满信心,中方对此表示衷心感谢。在医疗卫生条件相对有限的南苏丹等非洲国家,防疫工作重点是降低输入性风险,这也是中国驻南使馆工作的优先方向。中国使馆已与南政府、世卫组织驻南办事处建立起工作机制、保持热线联系。南政府也采取了机场体温监测、发热病人隔离、加强试剂检测能力等一系列举措。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截至目前,南苏丹尚未出现确诊病例。华指出,近期一些国家疫情出现较快发展,各方应保持警惕,团结应对。华还分享了中国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经验,强调“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重要性,公众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洗手、通风、消毒等基本防护工作。针对南各界关心的南在华留学生安全问题,华大使强调,中国政府像照顾自家孩子一样照顾好每一位留学生。南苏丹目前有27名留学生在中国湖北,其中24人在武汉,他们都健康安全。

  华大使表示,客观公正的媒体报道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方赞赏南苏丹媒体积极、客观报道中国疫情防控工作、普及医学防护知识。他呼吁南媒体朋友继续相信科学、相信中国、相信团结的力量,充分发挥媒体在疫情防控中的独特作用。他欢迎大家将来有机会访问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和中国这个古老而现代的国家,感受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华大使并就南在华留学生情况、疫情可能对中南各领域合作及人员往来产生的影响、中国如何帮助南苏丹加强卫生防疫能力建设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记者们感谢华大使全方位介绍情况并坦诚回答问题,积极评价中方防疫举措和取得的积极进展。

  南苏丹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负责人梅拉教授和南中友协负责人鲁本发言指出,中国曾支持非洲抗击埃博拉等各种疫情,现在非洲坚定支持中国抗疫。南苏丹政府和人民也坚定支持中国抗击疫情工作。这是中非、中南命运共同体应有之义。他们坚信,中国政府和人民万众一心,一定会取得抗疫的最后胜利。他们还感谢中国对在华南留学生和公民的悉心周到的照顾。

     

  使馆对记者招待会进行了脸书图文直播,当地众多网友在网上观看并留言。南国家电视台当晚新闻联播用较长篇幅报道记者会情况,次日南各大报纸在主要版面予以报道。中国政府网、新华社、人民网英文版也对记者会进行了报道。当地媒体和网民积极评价中方及时发布疫情防控信息,赞扬中国为遏制疫情蔓延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效,感谢中方妥为照顾南在华人员,认为南和世界各国应利用中国创造的窗口期,抓紧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推荐给朋友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