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9日,驻南苏丹大使华宁在南苏丹主流报纸《朱巴观察家报》和《黎明报》刊发署名文章《战胜疫情需要团结奋斗而非流言蜚语》,对4月4日《黎明报》刊发的一篇文章进行全面批驳。全文如下:
4月4日,《黎明报》刊发Juma Peter先生撰写的文章,声称中国是病毒的发源地,中国需要回答为什么“隐瞒信息”并允许病毒在全球蔓延“3个月”,该文还质疑中国对非洲防控疫情的援助。作者的一些语言是模糊的,但他希望传递的“信息”是清晰的。我们对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不陌生也不意外,大抵是西方配方加上一些非洲当地的佐料。在中国与南苏丹和国际社会全力抗击疫情的时候,我们需要对这类言论保持高度警惕,它们杀不死病毒,却可能破坏团结。所以我试着来回答作者提到的一些“问题”。
一、关于新冠肺炎病毒来源问题。任何病毒的溯源都是个严肃、复杂的科学问题,其目的并非要将某个国家或地区定罪,而是为了有利于全球疫情防控。我们不是医学专业人士,所以要虚心地听听专业人士基于科学和专业的评判。全球面临的敌人叫“新冠病毒”(COVID-19),这是世卫组织的正式命名。将病毒同特定国家、地区、种族直接联系都是不恰当的和不道德的,污名化背后都有着丑陋的政治算计。理论上,疫情可能在任何一个国家爆发,人类历史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发生过各种疫情,不少至今仍在威胁公众健康安全。虽然武汉是最早公开通报发现疫情的地方,但这并不表明其源头在中国。近期意大利、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一些专家,包括《自然医学》等国际知名科学刊物都有相关论文。大量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来源尚无定论,中国人民也是病毒受害者。我们不知道作者是基于何种科学证据匆忙作出结论。不论病毒最初发生在哪里,都是人类共同的敌人。2014年部分西非国家爆发埃博拉疫情,中国是第一个提供大规模援助的国家,向有关非洲国家派出1000名医护工作者,培训1.3万名当地医护人员,为最终战胜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关于所谓“中国瞒报信息”问题。我们听到国际上有一些类似的指责,他们大多出自一些政客而非专业人士。一些人是习惯于遇到问题就“甩锅”的,因为与负起抗击疫情的重大责任相比,“甩锅”只需要动动嘴皮子,把手指向别人。事实是,早在2019年12月27日,湖北省有关医院就已上报了3个可疑病例。2020年1月3日,中国开始向世卫组织和世界各国及时主动通报信息。8日初步确定了疫情病原,11日中国疾控中心将5条新冠病毒全基因序列与全球共享,为全球应对疫情提供了关键信息。随着疫情发展,1月23日,中国关闭了有着1300万人口(相当于南苏丹全国人口)的武汉外出通道,作出了重大牺牲。中国每天通报全国病例,精确到个位数。中国疫情防控的速度、力度、效果和透明度都是史无前例的。
世卫组织指出,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果断、及时、有力,最大程度地保护了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为阻止疫情在世界蔓延争取了宝贵的窗口期。《科学》杂志刊登了英国、美国等科研人员的共同报告,认为中国的防控举措成功打破了病毒传播链,为其他国家采取措施争取了宝贵时间。近日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主编在接受采访时也明确指出,“中国传递的信息非常清晰,可是我们浪费了整个2月份”。美国CDC前主任费和平说,中国采取的应对措施非同寻常,为全球其他国家争取了时间。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主任安东尼·福西表示,那些认为中国应该提前3-4个月告诉美国新冠疫情的言论与事实不符,那将是2019年9月。我们一直与国际社会及时分享我们从抗击疫情中得到的经验,希望其他受疫情影响的国家能够抓住机会之窗,比中国做得更好,挽救更多的生命。人类迄今为止对新冠肺炎病毒的了解还是有限的,战胜疫情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绝非如作者所称,只要几个大国联手就可轻而易举战而胜之。遗憾的是,一些人士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了喷吐政治口水和寻找替罪羊身上。作者声称中国耽误了全球3个月的时间,我很好奇他是道听途说还是采用了一种超乎寻常的计算方式。
三、关于中国对非抗疫援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中国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对中国提供的政治支持和物资捐助。“投我以桃李,报之以琼瑶”。当我们自己的伤口还未痊愈的时候,我们已经站起来向遭受疫情的国家伸出援助之手。中国政府已向12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了各类物资援助。中国政府还向世卫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用于抗疫国际合作。中国企业正夜以继日为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生产抗疫物资。我们和世界各国分享中国的诊疗方案,举行卫生专家视频会议,并向多个国家派遣医疗专家组。中国有关地方政府已通过国际友好城市等渠道向50多个国家捐赠了物资。中国的很多企业和民间机构也已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捐赠了大量医疗物资,前不久中国的阿里巴巴集团向非洲全部54个国家提供了一大批医疗物资。另一家互联网企业腾讯也设立一亿美元全球战疫基金,包括向世卫组织的COVID-19团结应急基金捐款1000万美元,并与之达成共同推动以数字医疗解决方案助力全球抗疫的协议。为了尽早为非洲国家筹集口罩,阿里巴巴把给自己员工的防护用口罩减少了一半。我们也希望作者能帮助联系更多的国际大公司像中国企业一样为非洲国家提供援助,越多越好,越早越好。不要辜负非洲国家的期待。
除此之外,中国政府每年及时、足额向世卫组织缴纳会费,还提供其他额外援助,从不拖欠。尽管当前全球疫情和经济对中国经济造成诸多挑战,中国自身抗击输入性疫情的任务仍很繁重,今年我们还要实现551万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艰巨任务,但我们仍将全力支持非洲国家抗疫。作者说的没错,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的人均GDP只有一些发达国家的六分之一。我们无意和任何国家进行攀比,对竞争“全球领导者”也没有兴趣,我们唯一的目标是拯救尽可能多的生命。真诚欢迎世界上任何有能力的国家向非洲国家提供更多支持。
四、关于中国和南苏丹疫情防控合作。在中国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南苏丹政府和人民给予中方宝贵支持。南苏丹政府是最早向中国表达慰问和支持的国家之一。每天我们都会收到很多普通民众对中国的良好祝愿。许多南苏丹媒体也对中国抗疫工作进行了积极客观报道,高度评价中国疫情防控取得的成果和对世界抗击疫情的支持,主张学习借鉴中国经验。基尔总统前几天在会见我的时候再次强调他本人、南政府和人民始终坚定支持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抗疫斗争。他指出,如果没有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努力,全球疫情形势将比现在更为艰难。他感谢中国政府和企业为南疫情防控捐赠资金和物资。尽管中国自身面临多方面挑战,我们仍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南苏丹提供支持帮助。
多年来,中方始终把帮助南提升医疗卫生能力作为中南合作的重点,成果惠及当地广大民众。中南建交9年来,中国为南培训了大量医护人员,帮助南建设了伦拜克基尔·马亚尔迪特妇女医院。中国援建的现代化朱巴教学医院也已于去年底移交南方。新朱巴教学医院已成为东非地区最好的医院之一,可以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我们欢迎更多国家在南援建医疗设施。阿里巴巴援助南苏丹的首批医疗货物日前已运抵南苏丹,正在组织实施第二批援助计划。不久前安徽省医疗专家与南医护人员召开视频会议,介绍中国防控经验。安徽省援助的一批医疗物资正在路上。作者在文中提到10万美元,那是中国驻南苏丹使馆从自己紧张的预算中挤出的资金,用于世卫组织紧急采购南急需的医疗物资设备。我们和南苏丹政府和世卫组织代表处保持着密切联系,正根据形势发展进一步制定实施对南政府援助计划。此外,4月4日,1040吨紧急粮食援助已经运抵朱巴并正发往各地。我们对南苏丹的支持不会止步于此。
人类与病毒斗争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携手互助才是永不过期的疫苗。在全球化快速发展、文明深度交融的今天,我们生活的地球村,已成为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面对公共卫生安全重大挑战,各国命运与共,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唯有团结合作才能早日战胜疫情。
前几天,我刚和我的美国、欧盟、非洲同事参加了与马夏尔第一副总统主持的高级别特别工作组的对话会议,大家都希望团结一致应对疫情,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物出物,尽快筹集尽可能多的医疗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余年,我们始终在各种“政治病毒”的包围下成长壮大,中国人民已经逐步获得了“群体免疫”能力。但是对于一些歪曲事实的言论,我们还是有必要打一剂预防针,免得它们危害世界各国团结应对疫情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