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阿根廷《十二页报》、拉美通讯社阿根廷分社等媒体刊登驻阿根廷大使王卫署名文章《乘着中拉命运共同体的航船 绘就全球南方发展振兴的壮美画卷》。文章回顾中拉论坛运行十年来中拉关系发展历程,展望中拉关系光明前景,全文如下:
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同为人类古老文明的发祥地,双方交流合作源远流长。早在400多年前,跨越太平洋的海上丝绸之路便将光辉灿烂的中拉文明紧密相连。从万里长城到马丘比丘,从奇琴伊察金字塔到敦煌莫高窟,中拉友谊的种子在双向奔赴、命运与共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今年是中拉论坛正式运行十周年。十年来,在习近平主席及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的共同关心支持下,新时代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中拉关系不断取得新发展。
双边关系实现新飞跃。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六次访问拉美和加勒比,同地区国家领导人一道为中拉关系发展擘画宏伟蓝图。巴拿马、多米尼加、萨尔瓦多、尼加拉瓜、洪都拉斯等国相继与中国建交或复交,20多国加入“一带一路”,越来越多的地区国家积极响应参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日益成为中拉广泛共识,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访拉期间,中巴(西)关系提升为“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持续深化的政治互信为中拉关系发展奠定坚实基石。
互利合作取得新突破。中国是拉美和加勒比第二大贸易伙伴,连续多年成为巴西、智利等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去年中拉贸易额历史性突破5000亿美元,较2000年增长40倍。中国在地区累计实施200多个基建项目,提供近百万个就业岗位。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总额200亿美元的中拉基础设施专项贷款、总额25亿美元的中国-加勒比基础设施专项贷款,为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发展提供长效融资支撑。近年来,在中方近千亿美元融资支持下,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项目、阿根廷赫利俄斯风电项目群、秘鲁钱凯港、哥伦比亚波哥大地铁一号线、牙买加首条现代化高速公路等实实在在的项目有力推动了拉美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航空航天、人工智能、跨境电商等高新技术合作为地区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民心相通达到新高度。“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人文交流为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发挥重要作用。中方累计向拉方提供1.7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和1.3万个来华培训名额。“中拉文化交流年”“中拉文明对话”等文化交流硕果累累,春节已经成为许多拉美国家的法定节日。包括阿根廷在内的拉美多国已经享有240小时过境中国免签待遇,去年中国赴拉美和加勒比旅游订单增长80%。这些跨越山海的交流互动,极大增进了中拉对彼此文明的了解认知,有力拉近了双方人民心灵的距离。
多边协作展现新气象。中拉坚定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相互支持捍卫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无论是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APEC、金砖等国际多边平台,还是在南方共同市场、太平洋联盟、加勒比共同体、拉美议会等次区域组织,中国与拉方都保持密切沟通协作,为维护世界和平、捍卫多边贸易体制、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发挥重要作用。
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即将在华召开。十年来,中拉论坛已成为推进中拉整体合作、加强双方发展战略对接、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最重要平台。“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中方愿同包括阿根廷在内的地区国家一道,乘着中拉命运共同体的航船,共同谱写中拉合作的时代新篇,绘就全球南方发展振兴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