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在俄新社发表署名文章《美国网络霸权下的“贼喊捉贼”闹剧》。全文如下: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美国部分政客和媒体频繁炒作所谓中国黑客组织攻击其电信网络、关键基础设施等,并冠以“伏特台风”“盐台风”“亚麻台风”等标签,持续渲染中国网络威胁,并以此为由制裁中方企业、起诉中方人员。这正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贼喊捉贼”。实际上,美国才是全球网络安全最大的威胁。
美方指控缺少确凿证据,蓄意炒作痕迹明显
美国声称受到来自中国方向的网络攻击,却未能拿出公开透明且经得起国际检验和技术溯源的实质性证据,所谓“证据”往往基于他们的无端猜测。中国网络安全机构发布了系列报告,以确凿证据揭露了美方炮制的所谓“伏特台风”实为国际勒索软件组织,美方迄未对中方报告作出回应。《华盛顿邮报》指出,“盐台风”黑客入侵的是美国电信公司为联邦执法机构专门建立的私人窃听和监视系统。这再次暴露了美国情报机构在对其公民实施大规模监听窃密。作为全世界最大的“黑客帝国”,美方在缺乏有效证据的情况下妄下结论,对中国无端指责抹黑,纯属混淆是非。对于美国这种肆意妄为、极不负责的卑劣行为,中方予以坚决反对。
美国还通过情报机构、网络安全企业、媒体、智库等炮制中国网络攻击虚假叙事。在美国官员发布“盐台风”虚假信息后,X平台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相关“引用”帖文,与美国官方发声无缝衔接,但鲜有用户直接表达个人观点。通过大数据分析有关“盐台风”的2.8万余条X帖文及1.7万篇媒体报道可发现,X平台话题热度和传统媒体报道趋势同升同降,舆论操纵痕迹显露无遗。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黑客帝国”和网络攻击的始作俑者
美国是最大的网络攻击策源国。美国最早成立网络司令部,近年来大规模实施网络威慑战略,成为网络空间军事化主要推手。美国拥有庞大的网络部队并持续扩张,长期秘密培植高级黑客组织入侵他国网络,明确将他国关键基础设施列为美国网军合法打击目标,长期对各国进行无差别、大规模网络攻击,曾向俄罗斯电力系统植入恶意程序代码。美国还研发代号“大理石”的“工具包”,通过使用混淆算法,插入其他语种字符串,刻意误导溯源分析,将自身网络攻击行为嫁祸他国。美国牢牢把持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底光缆等互联网“关键节点”,先后建立了7个国家级全流量监听站,长期对包括盟友在内的世界各国进行无差别网络窃密,实施“棱镜”计划、“拱形”计划等。可以说,在这方面美国六亲不认,无所不用其极。
中国是美国网络攻击的主要受害者。斯诺登曝光的证据显示,中国是美国网络攻击和窃密的重要目标之一,范围涵盖政府、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中国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监测数据显示,美国是远程控制中国境内主机数量最多的国家。从2023年5月起的一年时间里,受美国政府支持的黑客组织对中国各类机构和关键基础设施发起超过4500万次网络攻击。中国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360公司联合技术团队调查发现,美国长期对中国手机用户进行无差别语音监听、短信窃密和远程定位。
美国抹黑中国意图强化网络空间霸权,打压中国网络通信技术发展
美国炒作“中国网络威胁”,真实目的是在国际社会制造安全焦虑,为其增加网络安全预算、实施进攻性网络行动提供借口,不断强化美国对全球网络空间的“全面掌控”。在炒作“伏特台风“后,美国政府公布的2025年财年预算申请显示,美国民事行政部门和机构的网络安全预算达到了创纪录的130亿美元,较2024财年提高10%。
美国抹黑中国网络通信设备,不是因为这些设备不安全,而是因为太安全,阻碍了美国安全部门设置“后门”搞窃听窃密。中国电信、物联网等设备遵循国际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通过搭载安全芯片、引入先进加密算法和多重验证技术,在硬件设计、数据传输和隐私保护等环节实现全方位安全防护。中国5G标准必要专利量全球占比42%,5G基站和手机全球市场占有率均超50%,对美国相关企业构成实质性竞争。美国抹黑中国5G技术,对华为等企业实施制裁、禁令,就是要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维护美国在网络空间的霸权地位。
中方愿同俄方一道深化网络安全合作
中国一贯主张,网络空间不应成为大国博弈的新战场,而应成为各国合作的新领域。网络安全是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捍卫网络空间国际秩序、维护网络和平与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在不断加强自身网络空间治理的同时,中国将积极致力于同包括俄方在内的世界各国深化网络安全合作,在确保各国网络体系安全稳定的前提下,打造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