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和组织 > 国家(地区) > 欧洲 > 俄罗斯 > 驻外报道

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在《论据与事实报》发表署名文章《中国发展是全球共赢的新引擎 而非西方危机的替罪羊》

来源:(驻俄罗斯大使馆) 2025-09-29 23:44

2025年9月29日,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在《论据与事实报》发表署名文章《中国发展是全球共赢的新引擎 而非西方危机的替罪羊》。全文如下:

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特别是“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兴产业崛起,中国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凸显。然而,一些美西方政客、媒体、智库纷纷炮制“中国冲击2.0”的论调,聒噪中国威胁、抹杀中国贡献,其本质在于转嫁自身国内矛盾,妄图遏制打压中国。这种罔顾事实、不负责任的作法不仅阻挡不了中国发展前进的步伐,更抹杀不了中国对世界经济作出的巨大贡献。

一、捍卫公平,以高质量发展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利。

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价格剪刀差、技术与标准垄断、转嫁环境成本等方式,从不公平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中获利,却对发展中国家搞“低端锁定”“踢开梯子”,以维护自身竞争优势。工业化、现代化不是西方国家的专利。只许自己占据价值链上游,却不允许中国等全球南方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再平衡”,这是典型的西方中心主义。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洪源远直言,西方批评中国过度依赖出口和制造业,是因为中国提升先进制造业能力与西方再工业化相冲突。中国制造业崛起,靠的是有效完备的产业体系、活跃进取的创新生态和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凭借创新创造等真本事实现产业跃升和更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利。

二、科技普惠,以“中国智造”打破西方技术垄断。

“中国智造”丰富了全球供给,让曾经高不可攀的科技变得触手可及,有力促进科技平权,成果造福世界人民。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的Deepseek打破美国“独食”人工智能红利企图,开启“AI民主化”进程。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中国的开源人工智能是全球进步的催化剂,使每个国家和行业都有机会参与AI变革。在医药领域,中国药企康方生物研发的新抗癌药疗效超越默沙东同类药物,上市后赢得全球医生和患者肯定。在通信领域,中国通信企业从3G时代跟随,到4G时代并跑,再到5G时代引领,靠研发创新突破西方技术垄断,为各国提供更质优价廉、安全可靠的网络基础设施。中国企业在非洲累计铺设超过20万公里光纤,服务超过9亿非洲人民,有力缩小数字鸿沟。英国经济学家希克尔指出,中国发展正在打破西方技术垄断,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加实惠的替代性产品。

三、共享红利,以优质供给提升全球消费者福祉。

中国向全球供给物美价优产品,保障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降低了各国消费者生活成本,缓解了各经济体面临的通胀压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赫克曼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方汉明在《华尔街日报》发文指出,研究表明来自中国的进口每增加1个百分点,美国的物价就会下降约1.9%。巴克莱投行分析认为,中国电动汽车凭借成本较低的电池、成熟的国内供应链、规模经济及垂直整合生产,成本比海外车企低了近40%,惠及各国消费者。经济学人智库首席经济学家马罗表示,对于制造业基础有限的市场,来自中国的进口有助于降低通胀压力。

四、授人以渔,以自身发展赋能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发展。

2021年,中国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强调平等伙伴、互利共赢、能力建设、自主发展,这种理念与西方传统“援助—受援”模式形成鲜明对比。多年来,中国履行大国责任担当,开展国际发展合作,赋能全球南方发展。在非洲,中国同20多国建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派遣农业专家,传授杂交水稻、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技术;与当地农技部门、大学合作,培训本地农技员;推动良种本地化、农机适配化。在中国帮助下,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等地水稻产量翻番,农民收入显著提高。中国援建的蒙巴萨—内罗毕标准轨铁路(蒙内铁路)培训肯尼亚本地员工超3000人,管理层逐步本地化;设立铁路技术学院,长期培养运营人才;项目带动沿线工业园、物流、旅游发展,形成经济走廊。在当前创新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致力于同相关国家打造创新共同体,带动当地工业化、数字化和产业升级。字节跳动在马来西亚投资扩建数据中心、建设人工智能中心,华为公司计划到2025年与泰国合作培养10万名数字人才。泰国开泰银行总裁评论称,与中国合作不是切分蛋糕,而是共同发明新的烘焙技术。

中俄两国始终是多边秩序的维护者和全球南方发展的同行者。去年,俄罗斯主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凝聚新兴市场共识;不久前,中国成功举办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共绘区域合作蓝图。中俄接力为全球南方国家搭建战略沟通平台、拓宽融合发展路径,携手把多边主义的旗帜举得更高,把共同发展的蛋糕做得更大。中方愿同俄方以及广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一道,以开放包容为要、以公平正义为基、以互利共赢为本,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好造福中俄两国和世界各国人民。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