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11月5日,驻叶卡捷琳堡总领事罗世雄分别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鄂木斯克州影响力最大的官方报纸《州报》、《鄂木斯克真理报》发表署名文章《团结奋进七十载 丝路新疆向未来》,全文如下: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9月25日,习近平主席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向全疆两千多万各族中华儿女致以热烈祝贺和良好祝愿。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新疆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治疆方略有力指引下,新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推进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今日的新疆,社会安定和谐、发展动能强劲、民族团结进步、文化繁荣发展、宗教和睦和顺、人民安居乐业,天山南北处处呈现一派安定祥和、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一、依法治疆,民主法制建设持续深化。
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依法治疆工作,在新时代治疆方略中将依法治疆摆在首要位置。习近平主席指出,“要着眼长治久安,高举法治旗帜,用好法律武器,提升法治化水平,筑牢稳定的法治基础”。中国确立在包括新疆在内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新疆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各族人民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同时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接受教育、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继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等各项权利。新疆把尊重和保障人权贯穿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新疆贯通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环节,不断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截至2024年,新疆各级人大代表中基层代表占78.69%,少数民族代表占69.21%,充分体现各阶层、各民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平等地位。新疆100%的村(社区)建立群众自治制度,基层自治组织决策事项中85%以上来自群众建议。新疆各族人民的人权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法治新疆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二、团结稳疆,民族团结事实胜于雄辩。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新疆各族人民命运始终与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然而,美西方反华势力肆意炒作涉疆问题,无视一段时间内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三股势力”对新疆各族群众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捏造“强迫劳动”、“灭绝种族”等涉疆谎言谬论,对涉疆企业及个人滥施制裁,打着“人权”的幌子搞政治操弄和经济霸凌,企图干涉中国内政、打压遏制新疆发展。中国政府反对一切形式的“三股势力”,依法打击暴恐行为,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从源头上消除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彻底扭转了过去一个时期暴恐活动多发频发的局面。铁的事实证明,经过不懈努力,新疆反恐维稳工作取得重大成就,连续多年未发生暴恐事件,全区公共安全感满意度由2012年的87.58%上升到2024年的99.42%,连续5年保持在99%以上,位居全国前列。无论美西方反华势力如何撒谎、欺骗、搬弄是非,都破坏不了新疆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都阻挡不了新疆奋力前进的铿锵步伐。
三、文化润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始终是新疆各民族的感情寄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也是新疆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自治区成立以来,新疆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不断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力保障各族群众享有平等的文化权益。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歌舞,哈萨克族的冬不拉弹唱,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史诗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新疆历来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多宗教并存的地区。中国政府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尊重和保护宗教文化,公民信仰或不信仰宗教,一律平等。新疆的宗教信仰自由是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无法比拟的。在新疆,法律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充分尊重信教公民宗教感情和宗教习俗,保护宗教文化遗产,保障宗教界参政权利。新疆各族群众正以高度的中华民族认同和命运与共的精神纽带,构建起发展共谋、成果共享、文化共生的和谐关系,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
四、富民兴疆,发展成果惠及各族人民。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从贫穷落后到富足发展,从闭塞偏远到开放前沿,70年来,新疆经济总量屡破新关:1955年自治区成立时,地区生产总值仅12.31亿元,2024年突破2万亿元,实现跨越式发展。近年来,新疆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发展事业取得新成就。“疆电外送”连续五年突破千亿千瓦时,“点亮”全国22个省区市;粮食总产由2012年的303.5亿斤增至2024年的466亿斤;棉花总产量占全国92.3%,连续32年居全国第一。如今的新疆,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棉库”、正在崛起的“西部粮仓”、享誉全国的“瓜果之乡”。新疆的发展依靠各族人民,发展成果由各族人民共享。近年来,新疆坚持将财政支出的重头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群众关切,使发展成果更加公平地惠及各族人民。新疆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2020年新疆306.4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显著提升。
五、长期建疆,对外开放谱写发展新篇。
新疆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依托区位优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拓展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对外开放,积极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新疆对外开放大通道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口岸达19个;2024年过境中欧(亚)班列1.64万列,已连续五年保持在万列以上,中国制造的产品仅8天可抵达俄罗斯;贸易规模持续提升,2024年新疆进出口总额增至4341.6亿元,连续3年跨越3个千亿级台阶;新疆接待国内外游客数量屡创新高,2024年达3.02亿人次。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步子越迈越大,新疆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9月14日,2025年国际议员友好交流论坛在乌鲁木齐市举办并通过了《乌鲁木齐宣言》。来自40多个国家的议员参加并就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美丽的新疆正乘着“一带一路”的发展东风,奏响新的开放强音。
天山南北,塔河两岸,幸福歌声处处响起。展望未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新疆各族人民将与全国人民一道,团结一心,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