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1日,驻叶卡捷琳堡总领事罗世雄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影响力最大的官方报纸《州报》发表署名文章《西方才是“债务陷阱”的始作俑者》,全文如下:

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不断炒作“中国债务陷阱论”,试图抹黑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正常合作。然而,事实胜于雄辩,英国非政府组织“债务正义”发布的《中低收入国家偿债报告》,以及诸多客观数据和实际情况都清晰地表明,真正制造“债务陷阱”的是西方国家,而非中国。
西方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债务的主要来源。“债务正义”的报告显示,2020年至2025年间,低收入国家39%的外债偿付流向中国之外的商业贷款机构,34%流向国际多边机构,而流向中国的偿债规模仅占13%。这一数据直观地说明,中国并非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债权方。以非洲国家为例,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测算,非洲国家政府外债中12%来自中国,35%来自西方,尤其是西方私营机构。在中低收入国家的外债结构里,西方商业贷款机构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西方国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沉重负担。英国“债务正义”组织报告指出,中方贷款利率为2.7%,而西方贷款利率为5%,几乎是中方的两倍,但本国贷款利率多在2%以下。西方金融机构为了追逐高额利润,鼓动发展中国家发行大量短期高息债券,让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偿债压力,不得不持续举新债还旧债,债务“雪球”越滚越大。例如,一些非洲国家为了获取西方贷款,不得不承受高昂的利息成本,使得国家财政长期受债务利息所累,严重影响自身发展。
中国对外贷款以“低利率、长周期”为显著特点,利率远低于西方私人机构对发展中国家的放贷水平,还款期限通常达5年、最长贷款期限20年,有效减轻了借款国短期偿债压力。中国为黑山巴尔—伯利亚雷高速公路项目提供9.44亿美元贷款,贷款利率2%,并设6年还款期限。黑山前议长曾明确表示,中方的资金条件与技术方案是最优选择,合作透明且负责。
西方国家强硬索债让债务国雪上加霜。部分债权方追债姿态强硬:矿业巨头嘉能可不愿给予乍得任何债务减免,英国渣打银行等债权人未能与赞比亚达成减债协议,汉密尔顿储备银行拒绝斯里兰卡债务重组方案并坚持在纽约州法院起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始终秉持平等协商、合作共赢原则,以积极行动缓解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作为G20成员,中国坚定落实G20缓债倡议,迄今已为众多发展中国家累计缓债超百亿美元,占G20缓债总额的最大份额。
美国的金融霸权和西方国家的货币政策是造成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重要外部因素。美联储于2022年3月起激进加息,导致美元迅速走强,以美元计价的债券偿债成本大幅上升。同时,美元加息吸引大量美元回流,发展中国家货币相对美元纷纷贬值,进一步增加了偿债成本,使发展中国家陷入货币贬值与债务增加的恶性循环。回顾20世纪80年代,美联储为应对滞胀连续加息,就曾导致拉美国家货币汇率大大下挫,偿债能力急剧恶化,引爆多国债务危机和经济持续衰退,至今拉美地区仍未完全走出阴霾。
今年以来,美国肆意对多国加征高额关税,对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关税最高达49%,对巴西更是加征50%关税。这直接冲击发展中国家支柱产业,越南纺织、电子等出口主力受损,出口收入锐减,外汇储备降至812亿美元,而外债却高达2345亿美元。在美联储高利率推高美元融资成本背景下,出口下滑与本币贬值形成恶性循环,让本就承压的发展中国家偿债能力进一步恶化,债务暴雷风险显著上升。
西方国家制造“债务陷阱”的事实清晰明了。从本质而言,西方主导的债务体系是“以市场化之名行依附化之实”,通过金融工具将自身意志强加于发展中国家。而中国始终致力于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平等互利合作,帮助他们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所谓的“中国债务陷阱论”不过是西方国家恶意编造的谎言,其目的是破坏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维护自身的经济金融霸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