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和组织 > 国家(地区) > 欧洲 > 葡萄牙 > 驻外报道

驻葡萄牙大使赵本堂在葡《快报》发表署名文章《秉持建交初心、把握未来方向——谈习近平主席访问欧洲三国》

来源:(驻葡萄牙大使馆) 2024-06-18 18:00

2024年6月17日,葡萄牙《快报(Expresso)》发表驻葡萄牙大使赵本堂署名文章《秉持建交初心、把握未来方向——谈习近平主席访问欧洲三国》,全文如下:

5月5日至10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从图尔马莱山口与马克龙总统续写“高山流水”佳话,到与武契奇总统升华中塞“铁杆友谊”,再到欧尔班总理的“来家里”。此访立足欧洲,放眼世界,实现中法关系再巩固,中塞关系再强化,中匈关系再提升,中欧合作再出发,是一次传承友谊、增进互信、提振信心和开辟未来之旅。

我想用三个“O”来向葡萄牙的朋友们介绍习近平主席访欧的重要成果和重大意义。

第一个“O”是“初心”(origem)。

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并率先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西方大国,素有独立自主的传统。第一位正式访华的西方国家元首是法国总统,首次接待中国领导人正式访问的西方国家也是法国。这次习近平主席对法国的国事访问,是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的最重要议程。习近平主席回顾总结中法建交60年的珍贵历史、独特价值和重要使命,强调双方应该坚守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建交初心,要做到“四个坚持”和“四个共同”,即坚持独立自主,共同防止“新冷战”或阵营对抗;坚持相互理解,共同促进多彩世界的和谐共处;坚持高瞻远瞩,共同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反对“脱钩断链”。

塞尔维亚是中国的铁杆朋友,也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首个全面战略伙伴。中塞友谊在上个世纪经受了战火考验,又在共同抗击新冠疫情中得到升华。习近平主席同武契奇总统一致同意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塞铁杆友谊历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坚定的政治基础、广泛的共同利益、扎实的民意根基。中方愿同塞方风雨同舟、命运与共,并肩追求各自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习近平主席还宣布中方支持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首期务实举措,彰显了中方致力于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决心和诚意。

匈牙利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今年是中匈建交75周年。75年来,中匈关系始终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政治互信牢固,各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两国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习近平高度赞赏欧尔班总理坚定支持中方维护核心利益,表示愿以建立中匈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契机,坚持平等相待、坚持互信互助、坚持合作共赢、坚持公平正义,为两国合作注入新的强劲动力,欢迎匈牙利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中方愿同匈方加强战略协作,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第二个“O”是“方向”(orientação)。

欧洲是多极格局重要一极,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方向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伙伴。近年来,中欧关系总体保持发展,同时在国际局势深刻演变背景下,也出现一些新问题新挑战。明年是中国欧盟建立正式外交关系50周年,中欧关系何去何从,处于关键时期。

习近平主席在巴黎同马克龙总统、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中法欧三方会晤。习近平主席深刻剖析中欧关系的内生动力、中欧合作的互利本质,指出作为当今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中欧关系攸关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中欧之间没有地缘政治矛盾,没有根本利益冲突,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双方应该坚持伙伴定位,坚持对话合作,深化战略沟通,增进战略互信,凝聚战略共识,开展战略协作,推动中欧关系稳定健康发展,为世界和平和发展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对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的言论,习近平主席用事实和数据解疑释惑、正本清源。习近平主席强调指出,中国新能源企业在开放竞争中练就了真本事,代表的是先进产能,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巨大贡献。不论是从比较优势还是全球市场需求角度看,都不存在所谓“产能过剩”问题。中欧合作的本质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双方在绿色和数字转型中有着广泛巨大合作空间,双方应该通过对话协商妥处经贸摩擦,照顾双方合理关切,将彼此打造成为经贸合作的关键伙伴、科技合作的优先伙伴、产供链合作的可信伙伴。

第三个“O”是“客观”(objetivo)。

当前,世界各地乱象频发,热点问题复杂难解,风险挑战纷至沓来。特别是乌克兰危机延宕两年多,欧洲和平安全走到十字路口,迷茫和焦虑情绪普遍上升。中方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同有关各方保持沟通,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作出不懈努力。

针对个别国家炮制所谓“中国责任论”和各种甩锅推责言论,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当事方,一直为劝和奔走,为促谈尽力。中方有诚意,有行动,也有原则,我们不接受任何利用危机抹黑中国、煽动“新冷战”的言行。访法期间,中法一致同意,以巴黎奥运会为契机,倡议运动会期间全球停火止战,为和平解决热点问题发声,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出力。

关于巴以冲突,习近平主席强调,当务之急是尽快实现全面停火止战,重中之重是确保人道主义救援,根本出路是落实“两国方案”。中方支持尽快召开更大规模、更具权威、更有实效的国际和平会议,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攸关和平与稳定的问题上,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和平正义一边,站在国际道义制高点,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评价,成为促进国际和平与稳定的中流砥柱。

初心、方向、客观——有关此次访问的关键词朴实无华,内涵深刻,彰显担当,为新形势下中欧破解各种难题,促进经济增长,分享发展成果,造福人民大众,提供了清晰的路径。我们希望与葡萄牙在内的欧洲国家相向而行,携手奋进,推进开放型合作,释放发展潜力,努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