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1日,驻塞尔维亚大使李明应邀赴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演播室”广播电视台“晚间新闻”栏目接受专访,宣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及两国元首会见成果和重要意义,深入阐释全球治理倡议的时代背景和丰富内涵,全面介绍“一带一路”倡议的理念、实践与中国贡献,畅谈中塞人民70年友好交往与合作,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在经贸、人文等领域取得的丰硕合作成果,强调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前景广阔。答问全文如下:
问题1:武契奇总统前不久赴华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并同习近平主席再次会晤,受到塞尔维亚各界广泛关注。能否请您介绍这次纪念活动以及两国元首会晤的成果和重要意义?习近平主席在塞尔维亚享有极高声望,他访塞时受到了热烈欢迎。两国领导人之间的良好个人关系,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塞关系的发展?
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中国举行隆重纪念活动,既是缅怀在此次战争中伤亡的3500万名中国同胞,更是为了与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习近平主席在与武契奇总统会见中指出,中国和塞尔维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和欧洲战场分别为战胜法西斯付出巨大牺牲、作出重要贡献。中塞应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在全球治理倡议引领下,坚定维护自身权益和国际公平正义,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两国元首并就中塞发展战略对接深入交流,表示要用好自由贸易协定及互免签证、直航等便利化安排,持续深化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能源等领域务实合作。
元首外交是中国外交的最高形式,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习近平主席和武契奇总统保持良好工作关系和个人友谊,共同擘画中塞关系发展蓝图,为两国关系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战略引领作用。近年来,两国元首多次会晤并保持密切书信来往。2024年5月,习近平主席访塞期间,近2万名塞尔维亚民众在塞尔维亚大厦广场上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的场面令人十分感动。访问期间,两国元首不仅举行会谈和共见记者,更通过欢迎午宴等场合畅叙友谊、互赠嘉礼。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欢迎午宴上,武契奇总统还当起塞尔维亚红酒的“推销员”,亲自为习近平主席推荐,展现了作为东道主的热情好客和两国元首的醇厚友谊。我相信,两国元首的伟大友谊,将继续为新时代中塞关系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问题2:武契奇总统在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明确支持习近平主席前不久于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塞尔维亚各界也积极评价该倡议,并对习近平主席提出该理念表示钦佩。能否请您介绍这一倡议的理念和意义?
答: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然而,当今世界仍变乱交织、冲突不断,现行国际机制中全球南方代表性、联合国权威性、多边机制有效性严重不足。在此背景下,构建什么样的全球治理体系、如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日益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命题。习近平主席此时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为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可谓正当其时。全球治理倡议也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又一项重大倡议。
倡议的核心理念包括五点,即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阐明了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需要遵循的原则、方法和路径。主权平等是全球治理的首要前提。中国始终坚持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主权和尊严都必须得到尊重,各国内政不容干涉,都有权在全球治理进程中平等参与、平等决策、平等受益。某些西方大国垄断全球治理,动辄对其他国家欺凌、制裁、打压的状况不应再继续。国际法治是全球治理的根本保障,要确保国际法和国际规则平等统一适用,不搞双重标准和强加于人。多边主义是全球治理的基本路径,全球治理是大家的事,关系各国切身利益,要靠协调合作,而不是单边霸凌。以人为本是全球治理的价值取向,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根本目的是为了为各国人民带来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行动导向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原则,全球治理是否管用,关键重在行动,根本要看成效。要立足当前和长远,解决好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关心的实际问题。
全球治理倡议自发布以来,得到各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的欢迎和支持,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前不久,武契奇总统在访华期间表示奉行主权平等、倡导以人为本等理念对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意义重大,塞方完全支持。中方高度赞赏塞方对全球治理倡议作出明确支持,未来愿同包括塞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探寻全球治理改革完善之道,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不懈努力。
问题3:塞尔维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伙伴,塞尔维亚人民从中受益很多,如匈塞铁路、泽蒙-博尔察跨多瑙河大桥为当地居民带来许多便利,河钢集团、紫金集团等中企也为当地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您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在塞尔维亚的发展成果及在当前复杂国际局势下的发展前景?
答: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人类又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重要抉择。“一带一路”作为各国广泛参与的国际合作平台,为全球均衡可持续发展增添了磅礴动力,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供了中国方案,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搭建了重要平台,引领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一起走出互利共赢的致富路、合作路、友谊路。塞尔维亚是最早响应、参与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欧洲国家,是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中方愿与塞各界朋友共同努力,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挑战,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一带一路”是致富路。近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规模和占中国外贸总值的比例屡创新高,为各国带去更多就业机会,中国企业在塞尔维亚就已创造了数万个就业岗位,切实惠及塞尔维亚人民。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相关投资有望使共建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一带一路”是合作路。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国与沿线各国携手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批标志性项目落地生根。作为中塞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匈塞铁路贝尔格莱德至苏博蒂察段全线贯通后,两地铁路运行时间缩将短至1小时10分钟,极大便利塞人民生活,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条件。
“一带一路”是友谊路。“一带一路”不仅为共建国家创造了无限发展机遇,也架起了一座座人文交流、文明互鉴的友谊之桥。今年下半年,为纪念“中塞人民友谊70年”,我们将在塞举办中国电影周、图片展等一系列活动,在此诚挚邀请塞尔维亚各界朋友积极参与,加深中塞人民相互了解,共同培育两国友谊之花。
问题4:今年是中塞人民友谊70年,我们注意到中国驻塞尔维亚使馆举办了丰富多样的庆祝活动,与塞尔维亚人民共庆两国70年的铁杆友谊。您如何评价70年来中塞在经贸、人文等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
答:2025年是“中塞人民友谊70年”,70年岁月淬炼出中塞两国人民钢铁般的友谊。我们共同经历1999年北约野蛮轰炸南联盟战火硝烟和残酷考验,也在新冠疫情期间患难与共、互相声援,更携手创造出匈塞铁路、斯梅代雷沃钢厂、博尔铜矿等一个个关于友谊与合作的动人佳话。中塞铁杆友谊既是历史的传承,也是两国共谋发展的时代选择,既在过去70年的风云变幻中得到验证,也必将在未来70年的崭新征程上历久弥坚,既符合两国共同利益,也为世界和地区和平与稳定注入正能量。
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塞经贸合作取得重要成果。中国连续多年保持塞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据塞央行统计,中国对塞直接投资额由2010年的240万欧元增长至2024年的16.3亿欧元,已成为塞第一大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地。2024年7月1日,中塞自贸协定正式生效,塞尔维亚成为中国第29个自贸伙伴,两国共建新时代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内涵。中塞自贸协定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第一个签署并生效的自贸协定,中塞关系由此创造了又一个“第一”,这也是中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签署的第22个自贸协定。协定从启动谈判到生效总共历时不到一年半,是中国签署和生效最快的自贸协定之一,充分体现了双方高度的政治互信和铁杆友谊。自贸协定的生效不仅使双方企业和民众直接受益,也有力促进投资合作和产业链融合,使中塞双方更好发挥各自经济优势,共同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国是最早确认以国家馆形式参与2027年贝尔格莱德专业类世博会的国家之一。2024年5月,习近平主席访塞期间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首期6项举措,其中重要一项就是“中方支持塞尔维亚承办2027年专业类世博会,届时将派团参展,鼓励中国企业参与相关建设项目”。除了参展以外,中国企业也正在承建世博会展览馆、国家足球场以及泽蒙波列至国家足球场客运铁路建设项目,并将提供相关动车组列车。这些“中国元素”和“中国贡献”,都将进一步提升贝尔格莱德世博会的国际影响,助力塞方在充满全球性挑战的时代开启和谐、友谊与团结的历史新篇章。
中国人民对塞尔维亚素来怀有特殊友好感情,南斯拉夫电影《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歌曲《啊,朋友再见》等在中国广为流传,网球运动员德约科维奇、篮球运动员约基奇、著名导演库斯图里察等塞体育界、文化界名人在中国家喻户晓。得益于两国长期友好的政治关系和持续深入的人文交流,特别是两国在艺术、文学、电影、体育、文化遗产等多领域合作的深入,塞尔维亚文化在中国的认知度和影响力逐步提升,科洛舞以及皮罗特手工毛毯、传统猪皮鞋以及水果白兰地等塞标志特色产品,都受到许多中国民众的喜爱。近年来,在免签政策和直航航线的助力下,塞成为中国出境游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2024年中国游客来塞人数达15.7万人次,增长70%。相信在两国关系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愿意去了解、探索和欣赏塞尔维亚的独特文化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