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和组织 > 国家(地区) > 欧洲 > 希腊 > 驻外报道

驻希腊大使肖军正就乌克兰局势接受希腊天空电视台专访

来源:(驻希腊使馆) 2022-03-18 22:32

2022年3月17日,驻希腊大使肖军正接受希腊天空电视台专访,就乌克兰局势及中希关系等回答了记者提问。天空电视台于当天晚间新闻黄金时段播出专访主要内容,同时在该电视台网站上发布专访详细内容。天空电视台是希腊最大的商业电视台之一,收视率名列希腊全国前三。专访答问全文如下:

问:中国如何评价当前俄对乌战争的局势?除呼吁双方停火外,中方是否愿意在停止这一冲突上发挥更加积极的外交作用?

答:欧洲曾经遭受两次世界大战蹂躏,冷战结束也并未阻止热战爆发。乌克兰危机造成新的流血,应尽快停止。这同时也提醒我们,结束冲突要有勇气和行动,更要有远见和耐力。

当务之急是防止紧张局势升级甚至失控,造成大规模人道危机。冲突发生第二天,习近平主席应约同普京总统通话时,就提出愿看到俄乌双方尽早和谈。上周,习近平主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举行视频峰会时再次强调,要共同支持俄乌和谈,推动双方维护谈判势头,克服困难谈下去,谈出结果、谈出和平。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近日连续同欧、美、俄、乌等多方通电话,提出防止乌出现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的“六点倡议”,为缓和局势、劝和促谈汇聚共识,提供助力。中国还积极向乌克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物资,中方近来宣布向乌方提供一批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包括食品、生活必需品等,价值约80万美元,前两批物资已经运抵。

首要之举是想方设法把冲突对欧洲稳定和发展的冲击降到最小。欧洲国家从自身根本、长远利益出发,在应对危机中强化战略自主十分重要。以牺牲欧洲利益,特别是欧洲人民利益为代价的地缘操作不可持续。一味制裁搞不对称打压,可能引发不对称反弹,遭殃的是欧洲百姓。

根本之策是重塑欧洲安全架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过,“向上的路和向下的路是同一条”。在欧洲安全问题上,追求绝对安全意味着绝对的不安全,搞赢者通吃的“丛林法则”只会埋下更大冲突的种子。乌克兰与俄罗斯互为搬不走的邻居。中方欢迎一切有利于乌克兰问题政治解决的外交努力,支持俄乌双方通过对话谈判解决分歧。中方也期待欧洲国家能够根据安全不可分割原则,在迄今达成协议的基础上,同俄方进行深入、全面探讨,形成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架构,实现欧洲的长治久安。

问:美欧对俄制裁以及能源价格上涨问题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哪些影响?疫情和地缘政治冲突双重冲击下,各方对中国发挥作用的期待也在上升。中国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答:中方一贯主张慎用制裁,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因为无限制的制裁将破坏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剧粮食、能源危机,伤及各国民生。当前急剧上涨的能源价格已经证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将成为对俄制裁的受害者。

疫情远未消退,地缘政治风险使得全球经济复苏雪上加霜。关键时刻,中国发展给世界的悲观情绪带来信心。日前,中国为2022年设定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5%左右的目标,这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发达国家体量的经济增量(9700亿美元),对刺激全球贸易、投资具有足够分量。美国媒体《彭博社》也说:“这一目标高于IMF预测的4.8%,中国雄心勃勃的GDP目标,将提振因乌克兰危机影响而陷入困境的世界经济。”事实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是中国力挽狂澜;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又是中国发挥了定海神针作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还是中国率先稳住疫情恢复产业链工业链,为全球抗疫稳定了军心。在乌克兰危机给全球带来巨大不确定性背景下,中国克服困难,稳中求进保持发展,给各国经济带来活力、分享机遇,成为世界的重要确定性因素,本身就是对世界期待的有力回应。

问:中国一贯坚持尊重国际法和国际秩序,但在安理会和联大紧急特别会议上,多次投出反对票或弃权票。为何在俄入侵乌克兰问题上未能和西方国家一样予以谴责?

答:中国一贯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坚决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方这一立场在乌克兰问题和地区其他热点问题上同样适用。各方的合理安全关切都应得到重视。不久前,土耳其表示由于希腊未能履行《洛桑条约》和《巴黎合约》规定的东爱琴海非军事化义务,土方有权质疑希腊对有关岛屿的主权。中方随即作出明确表态,强调不应升级紧张局势,包括希腊在内的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应予尊重和维护。

乌克兰危机同欧洲安全稳定息息相关,中方充分理解包括希腊在内欧洲国家的高度关切。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曾说过,“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我们自身造成的闪失”。乌克兰危机本可以避免,但有关方面一再误判误算,把自己的安全理念强加于人,最终酿成悲剧。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日前接受法国电视台采访时承认,“西方处理与俄关系时犯了大错误,包括许诺乌克兰加入北约。”而早在2014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就撰文指出,乌克兰应成为东西方的桥梁,而不是大国博弈的前线。

中方将始终本着客观公正态度,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作出判断,表明主张。

问:国际社会正围绕新国际秩序给全球化和世界贸易带来的影响展开广泛讨论。中国在过去30多年来全球影响力显著提升,自然也无法回避这一问题。你对此有何看法?

答:在全球化推动下,各方日益成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这一趋势不可逆转。在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背景下,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遇到了一定阻力。乌克兰问题的暴发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在地缘政治影响下的脆弱性。从根本上说,这是在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秩序下,全球化这把“双刃剑”带来的不平等、不平衡、不稳定问题。全球化应当是包容普惠、互利共赢,而不是弱肉强食、赢者通吃。

中国是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动拥抱全球化,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了中国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革。中国也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继续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演进,推动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问:你认为乌克兰问题将给希中两国在政治、贸易、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关系造成哪些影响?

答:中希两国的传统友好源远流长,双方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无论国际关系如何风云变幻,中希两国始终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已发展成为不同规模、不同制度、不同文化国家之间和平相处、合作共赢的典范。同为文明古国,中国和希腊都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形势下,中希双方更要担负起文明古国的责任,为人类解决全球性挑战发掘古老文明的智慧,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

今年适逢两国建交50周年,双方将共同举办一系列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深化拓展后疫情时代各领域务实合作。几天前,我同旅游部长基基利亚斯共同签署中国文旅部与希腊旅游部2022-2024年旅游领域联合行动计划,这是双方在旅游领域合作的又一成果,也是2021中希文化和旅游年的重要内容。我们相信,更多的成果将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问:个别国家和媒体认为,俄罗斯采取特别军事行动背后得到了中国的支持,中方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今后以武力手段处理台湾问题做预演。中美高官在罗马会晤引人瞩目,美方关注中方会否向俄提供军事援助,并称中国如帮助俄规避制裁将“面临后果”。对此您有何评论?

答:中俄加强战略沟通协调,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在确保国际战略安全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俄关系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基础上,臆断乌克兰危机背后有“中俄对表”,这是某些国家和媒体的一种“战略焦虑”和“战略无助”的体现。乌克兰问题和台湾问题有着本质区别,没有任何可比性。最根本的不同在于,乌克兰问题是俄乌两个国家之间的争端,而台湾从来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有些人在乌克兰问题上强调主权原则,但在台湾问题上却不断损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是赤裸裸的双重标准。一些外国势力纵容鼓动“台独”势力发展,挑战和掏空一中原则,严重违反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其目的就是为了遏制中国的振兴。

当前国际形势下,中美举行罗马会晤,双方加强对话合作,妥善管控分歧,避免冲突对抗,符合中美两国人民利益,符合国际社会期待和世界人民利益。在乌克兰问题上,散布虚假消息,以此抹杀中方努力,歪曲中方意图,抹黑中国形象,这不利于推动乌克兰危机外交解决的国际协作。乌克兰危机是欧洲安全矛盾积累和激化的结果,“解铃还须系铃人”,有关方面,特别是美国应摒弃冷战思维、强权政治和单边主义,认真思考如何才能缔造一个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架构,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问:近日美国在乌克兰的生物实验室引发广泛关注。据称美驻乌使馆已紧急删除涉及实验室的信息。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根据美方自己公布的数据,美国在乌克兰有26个生物实验室和其他相关设施,乌境内所有的危险病毒都必须存储在这些实验室,所有的研究活动都由美方主导,且美国国防部拥有绝对控制权。据报道,这些生物实验室内存储了大量危险病毒,俄罗斯还在军事行动中发现,美国利用这些设施开展生物军事计划。

当前形势下,从乌克兰和欧洲民众的健康和安全出发,确保相关实验室的安全十分重要。中方呼吁有关各方切实履行《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义务,作出全面澄清,尽快公布相关具体情况,并接受多边核查,尽早消除民众和媒体的不安和恐慌。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