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和组织 > 国家(地区) > 欧洲 > 希腊 > 驻外报道

驻希腊大使方遒接受希媒体《每日报》专访

来源:(驻希腊大使馆) 2025-02-20 09:49

2025年2月18日,驻希腊大使方遒接受希腊主流媒体《每日报》(Kathimerini)专访,围绕中国经济、双边关系、中希“一带一路”经贸务实合作等回答记者提问,并重点就中欧关系、中美关系、台湾问题等深入阐述中方原则立场。专访内容整版刊登于《每日报》希腊文版和英文版报纸,并同步在其网站刊发。专访全文如下:

1.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希腊大使,您对进一步提升中希关系有何设想?

中国和希腊同为文明古国,自1972年建交以来,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双方始终秉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赢的原则,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框架下开展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习近平主席和米佐塔基斯总理成功互访,达成多项重要共识,为两国关系发展绘就了蓝图。

作为新任驻希大使,我的使命是落实好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深化中希友谊、推动务实合作。为进一步提升中希关系,我认为双方可以朝着以下方向共同努力。坚持互尊互信,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坚定发展双边关系;坚持合作共赢,深化拓展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合作;坚持交流互鉴,恢复受疫情影响的地方交往,深化人文合作,充分发挥中希人文交往基础深厚、潜力巨大的优势,促进两国民心相通,推动双边关系全面发展。

2.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港项目是希中共建“一带一路”的典范。您认为比港项目如何体现希中互利共赢?

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比港快速发展,业绩稳步增长,营业收入和利润已达收购时数倍,为当地就业和经济作出重要贡献。据希方预测,2025年比港对希腊GDP的贡献率将达0.8%。这一成果正是中希双方坚持合作共赢的生动体现。

首先,比港项目展现了中希患难与共、同舟共济的精神。希腊债务危机时,中方主动伸出援手,开展投资合作,使比港从深陷困境发展为地中海领先的集装箱大港、欧洲第三大邮轮母港和第一大渡轮港口,充分体现了中国“君子处事,于义合者为利”的义利观和两国风雨同舟的深厚友谊。 

其次,项目成功得益于双方优势互补。希腊地理位置优越,是亚洲通向欧洲的门户、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交汇点和中欧陆海快线起点。中远海运作为全球顶尖海运企业,拥有国际化管理经验和技术优势。双方强强联合,不仅提升了比港的运营效率,还巩固了其全球竞争力。

此外,比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形成多赢效应。经过多年发展,比港已成为深化中希合作的“催化剂”,吸引华为、海信等中企在希设立物流中心,助力希腊巩固东南欧门户和物流枢纽地位,彰显“1+1>2”的合作成效。

比港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多年来累计捐赠数百万欧元用于当地公益事业,广受好评。它不仅是经济合作典范,也是推动两国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

3.您认为如何拓展希中经济合作空间?中方是否计划扩大对希投资?

中希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两国经济合作拥有广阔空间。当前,中国正迈向中国式现代化,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着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与此同时,“希腊2.0”国家战略也聚焦绿色与数字化转型,为丰富双方合作创造了更多新亮点。

在数字经济领域,双方可聚焦5G、人工智能、跨境电商等领域,加强战略对接和政策沟通,支持双方企业广泛开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在绿色发展领域,中国新能源技术和产业快速发展,具有国际领先优势,希腊拥有丰富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资源,双方可深化绿色能源、绿色交通合作,既可助力希腊绿色转型,也能携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此外,双方还可深化经贸、航运、文化和旅游等传统领域合作,特别是依托比港,推动港口数字化、智慧化和绿色化升级,提升港口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中方一贯鼓励企业“走出去”,支持中国企业寻找海外合作伙伴、开拓境外市场。希望希腊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出台更多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政策,为中国企业来希投资营商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4.近年来,希中贸易不断发展,但希对华贸易也存在不平衡问题,您对此如何看待?

中国从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希望贸易平衡可持续。总体而言,中希间贸易不平衡是结构性问题,两国在经济体量、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在货物贸易中存在一定顺差。希腊在航运和旅游领域实力雄厚,在对华服务贸易中长期保持顺差。据我了解,2023年希对华服务贸易顺差近100亿美元。

希腊拥有橄榄油、西红花、乳制品等优质特色农产品,在中国消费者中已有一定口碑。然而,相较于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这些特色产品产量和出口量比较有限,希腊商户在华市场营销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双方贸易合作。中方高度重视自希进口优质农产品,已与希方签署熟制猪肉、猕猴桃、西红花输华议定书,并将很快签署水产品输华文件。我曾在新西兰工作,新方在打造优势产品品牌、精细化生产管理、数字化营销等方面有很多好的经验作法,可以给我们启示。建议希方一方面扩大产量以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加强市场宣传推广,充分利用跨境电商和进博会、中国-中东欧博览会等平台,提升市场知名度。中国使馆愿积极推动两国地方加强交流合作,助力希方优势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5.您如何看待欧中关系发展?您认为当前欧中关系是否会影响希中合作?

中方视欧洲为多极世界中重要和独立的一极,视欧洲为中国外交重要方向,致力于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欧之间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也没有地缘政治矛盾,可以成为相互信任、相互成就的合作伙伴。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中欧也将迎来建交50周年的重要节点。面向未来,一个更加健康、稳定的中欧关系,符合双方根本利益和世界普遍期待。中方愿同包括希腊在内的欧方共同努力,落实好双方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推动中欧关系向好、向前发展,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中希开展友好务实合作基于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和双方共同利益,这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不应也不会受制于第三方。希腊是中国在欧盟的好朋友和好伙伴,我相信,希腊能够为推动中欧关系向前发展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

6.您如何看待美国新一届政府上台后对中国加征关税的行为?

美方做法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美国内也有很大反对声音。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单边加征关税的做法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不仅无益于解决美国自身问题,还将损害中美两国人民利益。现在需要的不是单方面加征关税,而是进行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对话与协商。我们敦促美方纠正错误做法,通过平等磋商解决各自关切,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7.国际上有关中国经济遭遇挫折挑战声音很多,中国经济前景到底如何?

几十年来,国际上关于中国经济“崩溃”等唱衰滥调反复翻炒,不绝于耳。可哪次预测准了呢?这些论调最终都早已崩溃。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叠加,确实给中国经济带来一些困难和挑战。但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坚定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持续成为世界经济“稳定锚”和“动力源”。2024年,中国GDP达1349084亿元,同比增长5%,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升,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提升至第11位。法国赛诺菲、德国大众、日本丰田等外资纷纷加码在华投资,汇丰等多家外资机构发布2025年全球投资展望,继续看涨中国市场。无视中国经济保持增长活力的事实,“选择性失明”地唱衰中国,背后的动机不言自明。

8.希腊政府坚定支持一中原则。但部分希腊民众对台湾问题还不太了解,认为它是中美大国博弈的“角斗场”。您对此有何回应?

我们高度赞赏并感谢希方长期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国际上有些舆论炒作台湾是中美博弈“角斗场”,实际上是试图将台湾问题政治化国际化,阻挠中国发展与统一进程。希望希腊朋友能认清这一背后图谋。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既是历史,也是现实。《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把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包括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构成了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彻底解决了包括台湾在内全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明确不存在“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一个中国原则早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台湾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和中国人民民族感情,外部势力企图利用台湾问题阻挠中国发展和统一,只会以失败告终。实现中国完全统一,是14亿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们愿意为和平统一创造广阔空间,台湾必将回归中国,这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了的历史大势。

9.希中同为文明古国,您如何看待文明交流互鉴对深化希中关系的作用?

支持文明对话,反对文明冲突,是中希两大古老文明共同的价值取向。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思想感情的一致产生友谊”,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而不同”。相似理念的共鸣,为两国关系奠定了坚实的价值基础。两国人民温和谦恭、自强不息,始终坚持交流互鉴,向世界展示了古老文明和合之美。

为落实两国领导人关于加强中希文明交流的重要共识,中希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交流互鉴活动,成果丰硕,亮点纷呈。中希八所高校联合成立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两国联合举办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在雅典设立,两大古老文明交流互鉴不断走向深入,成为国家间文明互鉴的典范。中希文明互鉴交流也为两国友好合作提供深厚的文化滋养。跨越时空的智慧赋予两国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指引,使中希成为志同道合的伙伴,推动双方开展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促进双边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10.旅游合作是希中务实合作的重要领域。您对加强两国旅游合作有什么看法?

中希两国同为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丰富,合作潜力巨大。深化旅游合作不仅能巩固中希传统友谊,还能带动投资、贸易和科技等领域的协同发展。

前不久,中国已对希腊公民实施30日免签政策,希腊朋友可随时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中国之旅,感受中国自然美景,体验独特文化魅力。去年,有4家希腊旅行商受邀赴华参加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推介希腊旅游资源。欢迎更多希腊旅行商赴华参访考察,探讨加强两国旅游合作。

我也期待希方推出更多便利措施,如增设景点和博物馆中文服务、简化中国游客签证申请程序、加快审批速度等,为中国游客赴希提供更佳体验,进一步促进中希旅游合作与人文交流。

11.您如何看待民间交往对希中关系发展的作用?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希关系的活力源自民间交往。两国民间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希腊船东就率先冲破封锁,为中国送来宝贵物资,中国人民铭记在心。如今,中希已建立20多对友好省州和城市关系,合作涵盖文化、教育、科技、媒体、旅游等多个领域。中希人民跨越制度、文化与语言差异,建立了深厚友谊,不仅造福两国人民,也为中希友谊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就在本周,上海市代表团对雅典进行了友好访问,同阿提卡省签署战略合作框架意向书,与雅典市缔结友城。上海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城市,也是“一带一路”合作的桥头堡。相信随着中希地方交往的日益密切,两国人文交流和务实合作定会不断结出新硕果。

12.在中国农历新年之初,您对希腊各界有什么祝愿?

今年是中国农历蛇年。蛇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生命、智慧与吉祥。古希腊神话中,蛇代表着智慧、治愈与永生。祝愿希腊人民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祥,平安顺遂。期待中希两国在新的一年赓续传统友好,共同谱写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