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5日,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韩春霖在哈《实业报》、《哈萨克斯坦时报》、《今日丝路报》、《诚实报》、“商业网”、“头条新闻网”、“今日信息网”、“纳扎尔传媒网”、“新闻室”网、旗网、“新一代”网、BAQ传媒网等主流媒体发表题为《全球治理倡议回答时代考题、贡献中国智慧》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近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这是中国带给世界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充分展现中国坚定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
全球治理倡议顺应历史大势、直面全球变局。80年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余烬中,联合国应运而生,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然而国际局势并非一成不变,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地区动荡频发、经济发展受阻、逆全球化抬头,全球治理赤字持续扩大,这背后的根本性原因是全球治理体系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国际形势。从治理主体看,全球南方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严重不足。如今的全球南方,经济总量全球占比超过4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但却未能在国际体系中获得相对应的代表性。从治理原则看,权威性遭到侵蚀。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未能得到有效遵守,安理会决议受到抵制,单边制裁、“长臂管辖”等行径违反国际法、破坏国际秩序,是滥施“域外管辖”的蛮横司法实践。从治理效能看,有效性亟待提升。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进展严重滞后,气候变化、数字鸿沟等问题日益突出,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外空等新疆域治理缺位。在此背景下,构建什么样的全球治理体系、如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日益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时代命题。习近平主席在此时提出全球治理倡议,胸怀人类前途命运、顺应时代潮流,为全世界人民谋福祉展现中国方案。
全球治理倡议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改革方向。全球治理倡议提出五大核心理念,即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这五大理念阐明了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需要遵循的原则、方法和路径。主权平等是全球治理的首要前提,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当平等参与全球治理进程,国际关系民主化是切实提升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的不二法门。国际法治是全球治理的根本保障,确保国际法和国际规则平等统一适用,不能搞双重标准,不能强加于人,大国尤其要带头做国际法治的倡导者和维护者。多边主义是全球治理的基本路径,全球治理是大家的事,关系每个国家的切身利益,要靠协调合作,而不是单边霸凌。以人为本是全球治理的价值取向,各国人民是全球治理的根本参与者和受益者,只有以人民的获得为目标,不断为民众提供信心和稳定预期,全球治理体系才能得到广泛支持并有效运作。行动导向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原则,全球治理是否管用,关键在于能否解决实际问题,这与每个国家的切身利益都息息相关,国家不分大小,都应切实采取行动为全球治理添砖加瓦。
全球治理倡议贡献中国智慧、彰显大国担当。全球治理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后,中国提出的又一项重大倡议。全球发展倡议聚焦推动国际发展合作,全球安全倡议着眼对话协商解决国际争端,全球文明倡议致力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全球治理倡议锚定全球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向、原则和路径。四大倡议各有侧重,并行不悖,分别从发展、安全、文明、治理四个维度,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彰显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担当作为。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中国将继续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进步一边,站在多边主义一边,主张团结而非分裂,倡导合作而非对抗,与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共进,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不懈努力。
哈萨克斯坦有句谚语,“有团结的地方,定有幸福相随”。在纷繁复杂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只有各国携起手来,才能应对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带来的时代挑战。历史的浪潮毫不停歇地奔涌而来,全人类的意志也在时代的进程中不断凝结。托卡耶夫总统第一时间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表示支持,中方愿同哈方等所有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道落实好全球治理倡议,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共同开辟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