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和组织 > 国家(地区) > 亚洲 > 科威特 > 驻外报道

欢度斋月“糖果节”——青年外交官驻外小记

来源:(驻科威特大使馆 钟羽佳) 2025-03-23 17:13

斋月的第13天晚上,我们迎来了“格尔格安节”。这是海湾地区的传统节日,在斋月的第13、14、15三天举行。“格尔格安”阿拉伯语原意为用椰枣叶编织成的装坚果的篮子。在驻科使团外交官口中,这个节日有一个更通俗、接地气的名字——“糖果节”。在这三天里,当地孩子们会在日落后结伴而行,挨家挨户敲开左邻右舍的门,接受主人送上的各类糖果,在欢声笑语中满载而归。

我和使馆同事当然不能错过这么重要、喜庆的日子。晚饭后,我们用“中国红”袋子装上各种糖果、坚果和中科国旗徽章,戴着印有“I Love China”的棒球帽,来到科威特的公园、商场,充当“散糖天使”。平常安静的公园这时变得热闹非凡,充满欢声笑语。孩子们身着盛装,小男孩穿着白色袍子“迪什达沙”,头戴帽子,小女孩则穿着闪闪发光的裙子“杜拉阿”,嬉笑打闹,好不快活。兴许是我们的“异域”面孔稍显陌生,孩子们一开始还怯怯的不太敢接近。但感受到我们的善意后,他们很快放下戒心,围着我们唱起祝福的童谣歌曲,有的伸出手、有的举起“大篮子”讨要五彩斑斓的糖果,拿到“战利品”后喜笑颜开。我们身边顿时化成一片欢快的海洋。孩子们灿烂的笑容点亮了科威特的夜色,银铃般的笑声在晚风中回荡,也在我们的心田里回响。聊到糖果节和万圣节的差异时,一个小女孩奶声奶气但坚定地说道,“万圣节是西方的节日,我们只过格尔格安节!”语气颇为自豪。我听了暗暗佩服,这大概就是阿拉伯的文化自信吧!

让我们惊喜的是,当得知我们来自中国,一些孩子竟然用中文对我们说“你好”。稍大些的青年人掏出手机同我们合影留念,诉说着对中国的向往,同我们聊起最近很火的中国电影“哪吒2”,还有Deepseek等科技产品。也有路人主动与我们交流,愉快说起他们去中国从商、旅游的种种经历,夸赞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这不禁让我感叹,随着祖国的日渐强盛,中国产品、中国文化在海外的知名度、影响力也不断提升。作为一名外交人员,我感到与有荣焉。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中科友谊是多么深入人心。很多年后,这群孩子们不会记得我们是谁,但当他们再次听到“中国”这个词语,也许会想到一群举着小红旗的叔叔阿姨,也许心头会涌起如糖果一般甜蜜的美好回忆。他们是科威特的未来,也是中科友谊的未来。我很高兴能将友谊的种子播撒进他们的心田里,能为中科友谊的世代传承做出一些微小贡献。希望今天的短暂相遇是他们中国情缘的开端,希望他们在漫长而璀璨的未来里,能成为中科民心相通的桥梁,续写更多中科人民友好交往的温馨篇章。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