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姜岩在乌《人民言论报》、详实网等乌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合作互助是战胜疫情的必由之路》,全文如下:
日前,习近平主席应约和米尔济约耶夫总统通话,两国元首详细讨论了如何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长期化、常态化背景下加强双边合作,将疫情对两国的影响降到最低,并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及两国在国际组织的合作等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作为两国元首讨论的重点议题之一,中乌抗疫合作启动早、内容丰富,已成为两国关系的新亮点。
4月17日,由中方派出的联合工作组一行15人抵达乌兹别克斯坦。工作组集中了卫生管理、传统和现代医学、传染病防控、护理等领域权威专家,他们通过举办讲座、转交精心编撰的《新冠肺炎资料汇编》等方式与乌方同事全面分享中方在新冠肺炎防治、诊疗方面的经验,并奔赴撒马尔罕、费尔干纳等地一线医院调研会诊,共商防控救治方案,积极为乌抗疫贡献“中国智慧”,受到乌方同事的热烈欢迎,也展现了中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应有之意。
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人类面临的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考,在这场严峻的全球危机面前,中乌两国同舟共济、合作互助,树立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在中方抗疫的关键时刻,米尔济约耶夫总统向习近平主席发去慰问信,并亲自下令向中方提供两批医疗物资援助,乌民众和友好人士纷纷通过捐赠物资、录制视频等不同形式为中国加油。同样,在乌遭遇疫情之际,中方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中国政府向乌方援助了检测试剂盒、呼吸机、测温枪、防护服等医疗物资和个人防护用品;中科院、农业部、中国驻乌使馆,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上海、江西等各省市,数十家企业和个人纷纷向乌各州、各部委捐赠试剂盒、呼吸机、口罩等大量抗疫物资;同时,中方毫无保留地与乌方分享行之有效的抗疫举措,双方专家多次举行视频连线,联合工作组还与乌方就开展定期交流、留下一个“不走的工作组”达成共识。中方对乌方抗疫感同身受,将继续与乌方朋友携手努力,争取早日共同战胜疫情。
在这场抗疫的人民战争中,坚毅顽强的中乌民众充分展现了东方人民具有的互帮互助、众志成城、顾全大局的优秀品格。在严格的封城举措面前,武汉人民绝无二话,自觉服从抗疫需要,毅然牺牲长达两个多月的行动自由,为世界抗疫赢得宝贵时间;乌人民亦是如此,坚决执行国家制定的隔离措施,减少不必要外出,有效防止了疫情蔓延,在地区国家中带了好头,做了表率。在来势汹汹的病毒面前,两国都涌现出一批最美“逆行者”,中国各省医疗队驰援重灾区,民警、科研人员、社区工作者坚守岗位;乌爱心人士主动申请赴一线服务、争当志愿者,为反危机基金捐款,为维护民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起铜墙铁壁,在抗疫的同时保障了民众的正常生活。中乌两国都深知“帮人就是帮自己”,中方在自己仍面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风险的情况下通过捐赠物资、派遣医疗工作组、视频连线等形式驰援各国,乌方则一边严抓国内抗疫工作,一边及时为阿富汗、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斯等国送去关怀和帮助。
习近平主席说,“病毒无国界,疫情是我们的共同敌人,各国必须携手拉起最严密的联防联控网络”,米尔济约耶夫总统也指出,“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应对疫情,各方应团结合作、守望相助”。遗憾的是,在全球抗疫的背景下,将病毒“政治化”“甩黑锅”的现象时有发生。“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中,唯有同舟共济才能化险为夷、化危为机,唯有合作互助才是战胜疫情的必由之路和有力武器。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当前,在米尔济约耶夫总统英明领导和乌民众共同努力下,乌疫情正在得到有效控制。中方将继续同乌方加强抗疫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协助,深挖两国医疗卫生领域合作潜力,共同建设好“健康丝绸之路”;同时,我们愿与乌方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后疫情时代各领域合作深入发展,进一步夯实中乌关系提质升级的基础,共同夺取疫情防控和双边关系发展的“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