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胡衡华市长、陈杰豪高级政务部长、高泉庆会长,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出席中国·重庆生命科技城和枢纽港产业园推介会!我谨代表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对推介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中新两国是重要合作伙伴,经贸合作硕果累累,历久弥新,树立了地区国家间互利合作的典范。去年初,习近平主席同时任总理李显龙先生共同将双边关系提升为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为两国关系未来更好发展明确了方向。去年底,丁薛祥副总理与时任副总理黄循财先生共同主持召开中新双边合作联委会(JCBC)第19次会议,达成了创纪录的24项合作成果。在两国领导人的战略指引下,双方正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互联互通等方面开展前瞻性示范性合作,将推动中新合作朝着更高质量迈进。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备受关注。应该说,中国经济顶住了下行压力,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巩固。去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2%,今年一季度增长5.3%,实现良好开局。当前,中国正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一系列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举措,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保持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相信中国14亿人口超大市场规模,将为各国企业带来巨大机遇,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在中国鼓足干劲发展经济的时候,一些美西方政客和媒体持续炒作所谓“中国输出过剩产能”。必须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产业优势是技术、市场、产业链等多重优势的体现,不存在所谓“不公平竞争”。中国生产的绿色产品既符合市场需求,又能帮助世界各国实现绿色转型,是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巨大贡献。如果把具有竞争优势、受到市场欢迎的产品定义为“过剩产能”,市场经济还怎么搞?西方国家的经济学教科书恐怕也要重写。“产能过剩”这种论调担忧和焦虑的是中国的竞争力而非产能,实际上过剩的不是产能,而是保护主义和“双重标准”。我们愿与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各国坚持公平竞争、开放合作,共同维护自由贸易、维护全球产业链稳定。
女士们,先生们,
重庆在中国西部大开放和内陆对外开放中地位重要,与新加坡的合作走在中国西部地区前列。作为三个中新政府间合作项目之一,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为重庆及中国西部与新加坡及东盟的合作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潜力。历经近十年的发展,项目取得了巨大成就。项目下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已经成为串联中国西部地区,连接中国市场与东盟市场,联通国际国内交通、贸易、物流、产业的大走廊。在这条国际贸易大通道建设的带动下,通道沿线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跨境运输更加顺畅,规制、标准进一步对接,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有力带动了中国—东盟贸易、投资、金融、科技、产业合作与人文交流,实现了沿线各方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明年是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实施十周年,重庆正在谋划和大力推动中国·重庆生命科技城和枢纽港产业园这两个该项目下实体化合作的重点项目,希望新加坡的企业家们抓住机遇,投资重庆、投资中国,共商合作、共谋发展,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将一如既往为双方交流合作提供保障和服务。
最后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