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和组织 > 国家(地区) > 亚洲 > 伊拉克 > 驻外报道

驻埃尔比勒总领事刘军在伊拉克库尔德地区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为什么说美国的所谓“对等关税”是损人不利己的做法?》

来源:(驻埃尔比勒总领事馆) 2025-05-06 21:49

2025年5月6日,驻埃尔比勒总领事刘军在伊拉克库尔德地区主流媒体如道电视台发表题为《为什么说美国的所谓“对等关税”是损人不利己的做法?》的库尔德文、英文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近期,美国推出“对等关税”引发全球动荡,各方担忧美国滥施关税将严重破坏国际多边贸易秩序,冲击全球经济。与此同时,美国内股市、债市、汇市暴跌走弱,多地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人们不禁要问,“对等关税”究竟是美国优先还是害人害己?对此,我想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对等关税”前美国真的吃亏了吗?

全球化时代国际贸易内涵早已超出货物范畴,货物贸易逆差并非贸易平衡的全部标准。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发表文章《美国是贸易大赢家》指出,美国服务贸易出口在2023年已突破1万亿美元(约占进出口额总额七分之一),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13%,与大多数主要经济体都有顺差,2024年顺差总额近3000亿美元。美国在高附加值服务领域近乎垄断,知识产权使用费年收入近1500亿美元,金融、法律、科技等专业服务出口支撑起410万个就业岗位。中美经贸关系本质是互利共赢。2023年中国对美国服务贸易逆差为265.7亿美元,占美国服务贸易顺差总额的9.5%左右。超过7万家美国企业在华投资,年利益超500亿美元。综合考虑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本国企业在对方国家分支机构的本地销售额因素,中美双方经贸往来获益大致平衡,有外国网民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帖称,美国指责中国从贸易逆差中获益,却不承认优质优价的中国商品支撑美国人的舒适生活。

——美国加征关税能否解决自身债务问题?

上调关税对增加美国财政收入杯水车薪。美国白宫贸易与制造业高级顾问纳瓦罗称,关税每年将为美国政府增加约6000亿美元的收入,但这一数字忽略了关税将导致美国进口需求减少,关税收入也将随之缩水。穆迪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表示,美国增加收入的目标不可能实现。当前关税仅占美国政府收入1.6%,高关税若引发经济衰退将冲击财政收入主体的个人所得税、社保税和企业所得税,最终得不偿失。

加征关税会加剧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和债务问题。摩根大通预测,若关税全面实施,美国GDP增速将由1.3%降至-0.3%,若关税持续至9月,美国经济衰退概率将上升至60%。经济衰退预期导致美国债遭投资者大幅抛售,收益率节节攀升,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压低美债收益率以缓解政府偿债压力的目标背道而驰。美国前财政部长耶伦表示,美债遭抛售表示投资者对美国经济政策丧失信心,对作为全球金融体系基石的美国债安全性产生了质疑。

——滥施关税能否实现制造业回流?

美国推动制造业回流逆国际产业分工大势。各国基于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形成各自不同的产业结构和产能规模,共享专业化分工带来的收益,提高全球资源配置效率,增进各国人民福祉。任何复杂产品都离不开全球制造生态系统,号称美国制造成分最高的特斯拉也必须进口部分零部件。美国无视自身经济已从制造业主导转向服务业等优势领域的现实,强行以关税逼迫制造业返美违背经济规律,将导致生产力降低。据美国银行分析师估算,如果将苹果手机的最终组装环节转移至美国,成本将上升25%,若再叠加“对等关税”总成本或将飙升至91%。

制造业投资周期长,需要一国产业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而美国政府换届和政策摇摆有极大不确定性。同时,美国高素质产业人员欠缺,台积电在美国建厂因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被迫推迟投产,高薪资等因素导致生产成本增加30%。美国基础设施建设不足,2000年以来中国人均发电增长400%,美国则停滞不前,电网、公路和港口无法承受大规模重启制造业巨大压力。因此,制约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原因是多重的,仅靠加征关税无法弥补制造业短板。

——“对等关税”是否合法?

“对等关税”是一场人为操纵的数字游戏。美方采用贸易逆差与进口额的比例推算各国对美国关税税率,毫无经济理论支持,与事实相去甚远。美国此次以欧盟对美国关税高达39%、韩国对美国税率高达50%为由加征“对等关税”,但实际上经过测算,欧洲对美国平均关税税率远低于10%,韩国对美国关税税率接近于零。美国政府以捏造的数据作为理由滥施关税缺乏合法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就关税问题起诉美国政府,州长办公室称美国关税政策是“非法且史无前例的”。美国多家小企业联合在美国及法院起诉美国政府,认为美国政府没有在国会批准的情况下无权全面加征关税。数百万美国民众高喊“不要插手关税”口号。

——美国以关税大棒施压讹诈是否奏效?

“美国优先”终将造就“美国孤岛”。美国《外交事务》刊文指出,“美国优先”实际上意味着别国必须服从美国政策以换取军事保护、市场准入和外交支持。关税实际上是以胁迫方式和惩罚机制对全球的服从性测试。事实证明,施压胁迫在当今世界是走不通的,只会激发更多国家团结起来反对霸权。《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表示,美国宣布暂缓“对等关税”90天后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什么也没有得到,反而蒸发了巨额财富。美国发出的唯一信号是世界各国应减少对美国信任,并加强对应对90天后卷土重来的关税。英国《金融时报》刊文指出,美国如果站到坚持自由贸易、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绝大多数国家的对立面,最后结果一定不是“经济去全球化”而是“世界去美国化”。美国前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福尔曼认为,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绕开美国达成自贸协议,“对等关税”很可能成为美国失去全球贸易体系中心地位的转折点。

我愿在此重申中方的立场,即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中方不愿打,但也不怕打。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中美贸易战8年来,中国外贸规模不断扩大,外贸总额从30万亿增长到43万亿元,外贸伙伴持续多元化。2024年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6.4%,同伊拉克双边贸易额达到54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库区为此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外贸对美国市场依赖度持续降低。目前美国对华关税已加征至245%,但无论美国如何任性胡来,中国将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愿同包括伊拉克库区在内的贸易伙伴一道,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持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面对美国狂轰滥炸式的贸易征税及其后续的行动的不可预测性,中国将以稳定的确定性,成为其他国家真诚的合作伙伴。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