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伊拉克库尔德地区副主席穆斯塔法阁下,
尊敬的苏莱曼尼亚省省长哈瓦尔阁下,
尊敬的苏莱曼尼亚大学校长科萨尔博士,
各位专家、学者,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同大家相聚在美丽的苏莱曼尼亚大学,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首先,我谨代表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和中国驻埃尔比勒总领馆,向各位爱好和平的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
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今天,我们共同纪念这场伟大胜利,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彪炳史册的巨大贡献。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证明,中国人民是当之无愧的率先奋起者,早在1931年就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中国战场是名副其实的东方主战场,用整整14年持久抗战,牵制和抗击了日本70%以上陆军兵力。中国军民是其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重要支援力量。二战期间,中国军民营救了上千名跳伞美国飞行员,中国的桐油、钨矿源源不断输往盟军国的军工生产线。中华民族是可歌可泣的巨大牺牲者,用3500多万人的军民伤亡、高达600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挽救了民族危亡,捍卫了世界和平。
同时,中国人民也不会忘记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给予的宝贵援助和支持。苏联志愿航空队、美国“飞虎队”不远万里赴华支持中国抗战,世界各国一大批反法西斯战士直接投身中国抗战。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格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心中!
历史深刻昭示,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先后提出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论,指明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以坚定的历史担当,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维护了全民族抗战的团结大局;以强大的模范力量,唤醒中国人民空前的战斗意志,铸就了代代相传的伟大抗战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80多年前,一些国家出于一己私利,纵容法西斯主义乘势而起,最终导致二战爆发,沉痛教训殷鉴不远。80年后的今天,政治上的霸权主义、经济上的单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渐次抬头,局部冲突跌宕不休,逆全球化浪潮兴起,国际社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启示,就是必须毫不动摇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醒善良的人民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面向未来,我们要坚守公道正义,做胜利成果的捍卫者。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坚定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反对任何否认、歪曲、篡改二战历史的图谋和行径;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以平等尊重的相处之道取代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我想特别强调,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系列国际法文件都明确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在这一点上,相信库区朋友们会明大义、行正道,一如既往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
面向未来,我们要高举和平旗帜,做安全稳定的建设者。“中东不稳,天下难安。”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中东局势,武力不是解决争端的正确方式,只会加剧仇恨和矛盾。中方呼吁国际社会特别是对地区局势有影响力的大国,应当为停火止战凝聚共识,而不是给局势升温拱火浇油;应当为解民倒悬群策群力,而不是对人道危机漠然置之;应当对冲突各方不偏不倚,而不是以“双重标准”公然袒护。经历过战争的中国人民,更加懂得和平的宝贵。中方坚定支持中东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发展道路,坚定支持中东国家团结协作解决地区安全问题。中方愿继续同各方凝聚合力、主持公道,为恢复中东地区和平发挥建设性作用。
面向未来,我们要深化务实合作,做发展振兴的同行者。今年是中国同伊拉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也是双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10周年。10年来,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伊拉克已成为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库尔德地区为深化这一伙伴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国企业深度参与库区发展建设,中文学习和中国研究蔚然成风,苏莱曼尼亚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方兴未艾。中方愿始终秉持互利共赢理念,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同包括库区在内的伊方携手并肩,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就新机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各自现代化事业建设添砖加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有句古话:“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以和平友好的胸怀,拥抱命运与共的人间正道,用团结合作的画笔,绘就发展繁荣的美丽图景,让和平的阳光早日洒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