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和组织 > 国家(地区) > 亚洲 > 伊朗 > 驻外报道

驻伊朗大使常华在《伊朗报》发表署名文章《中美经贸磋商须立足于平等和相互尊重》

来源:(驻伊朗使馆) 2019-07-07 14:24

  2019年7月7日,《伊朗报》在头版刊登驻伊朗大使常华的署名文章,题目是《中美经贸磋商须立足于平等和相互尊重》。全文如下:

  6月2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日本大阪举行会晤,两国元首确认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重启经贸磋商,同时美方不再对中国产品加征新的关税。我注意到伊朗媒体和各界朋友高度关注中美经贸磋商,所以我愿向伊朗朋友们介绍一些情况和中方立场。

  中美两国重启经贸磋商符合两国利益,顺应世界各国期待。新一届美国政府上任以来,以贸易逆差、知识产权等问题为借口,对华频频挥舞关税大棒。中国不得不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美方挑起的中美经贸摩擦造成中美双边贸易额下降,企业经营成本上升,民众消费负担增加,给两国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同时,美方的做法破坏了多边贸易规则和国际经济秩序,损害市场信心,阻碍国际贸易,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严峻挑战。在二十国集团大阪峰会前夕,无论是欧盟等主要经济体、各国际组织还是东道国日本,均希望中美双方能够缓和在经贸领域的紧张态势。两国元首会见并达成共识后,国际舆论评价积极,原本阴霾笼罩的全球资本市场也应声而起。事实证明,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以对话而非对抗方式解决分歧,始终是正确选择,更是两国乃至国际社会民意所向。

  中美经贸磋商几经波折,责任完全在美方。中美两国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制度不同,中国始终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经贸合作中出现的问题。2018年2月中美经贸磋商启动以来,中国政府保持理性、克制的态度,用最大的诚意和善意回应美方关切。然而,美方多次违背共识,出尔反尔,坚持不合理的高要价,坚持在协议中写入涉及中国主权事务的强制性要求,导致双方迟迟未能弥合分歧。为逼迫中方做出让步,美方采取霸凌主义态度和极限施压手段,分批对累计达25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同时大肆打压围堵中国一些高科技企业。中美谈判严重受挫,孰是孰非,不言自明。美方一系列错误举动也引发了美国业界的极度焦虑和反弹。美国制造业、零售业和农业等150个业界团体和600余家企业发表致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信,反对加征关税。美商务咨询机构“全球贸易伙伴关系”一项研究显示,美对华已加征的关税将导致美国每年减少93.4万个就业岗位,给四口之家增加767美元的负担。事实证明,美方不负责任的举动损人不利己。

  中国政府坚持平等、互利、诚信的磋商立场不会改变。习近平主席强调,要继续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双方的分歧终归要通过平等对话磋商找到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以贸易战相威胁,无益于经贸问题的解决。双方应以两国元首会晤确认的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为基础开展接下来的磋商。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要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推动磋商成果的互利双赢,既不能指望通过一个协议解决所有问题,也需要确保协议同时满足双方的需求,实现协议的平衡性。既要从自身利益出发,又要充分理解对方立场,正确认识磋商中的变量,以最大的诚意投入磋商。对于重大问题,中国将坚持原则,坚决维护自己的核心利益。一国的主权和尊严必须得到尊重,中国政府的立场和态度始终是一贯的、明确的。

  中国将坚持以我为主,以深化改革开放促进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中国立足于自身国情,不仅探索出一套成功的发展道路,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无论形势如何发展变化,中国都有信心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大阪峰会上宣布了中国在开放市场、扩大进口、改善营商环境、推动自贸区安排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明确态度和最新举措,这表明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中国的大门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表示,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让更多国家和地区融入经济全球化、促进包容发展,为世界各国及工商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希望各方积极参与,在互利合作中实现联动发展、共赢发展。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