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德黑兰,天朗气清。2019年8月7日晚,在皎洁的月光下,驻伊朗使馆举办“中伊友好之夜”活动。伊中友协主席穆罕默迪、伊中商会会长阿斯加尔乌拉迪等伊朗各界对华友好人士100余人出席。来宾们品尝中国味道,聆听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共度中伊友好之夜。
驻伊朗大使常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感谢所有为推动中伊关系付出辛劳的朋友。他指出,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但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稳健发展。两国保持各层级友好往来,各领域合作稳步推进。希望伊各界友好人士继续为推动两国关系、共建“一带一路”、增进民心相通做出自己的贡献。
![]() |
![]() |
伊中友协主席和伊中商会会长分别致辞,感谢常华大使举办“中伊友好之夜”活动,表示两国人民友谊源远流长,双边合作潜力巨大,他们愿继续为深化中伊友好和各领域合作贡献绵薄之力。
中央音乐学院旅伊学者赵卓群女士和伊朗著名民间音乐人共同为来宾演奏多首中伊乐曲。琵琶独奏,彰显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气势,而波斯风笛,时而婉转悠扬、时而灵动轻盈,赢得阵阵热烈掌声。音乐无国界,绵延千里的丝绸之路上,不仅有驼铃相望,更有中国琵琶和波斯风笛的琴瑟和鸣、遥相呼应,见证了中伊文化和艺术的交流互鉴。琵琶的旋律早在伊朗友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一位来宾主动站起来向大家介绍他对中国名曲《十面埋伏》的理解,令在场来宾称赞不已。
晚餐在使馆的露天草坪上举行。月色宜人、其乐融融,现场不少伊方来宾讲着流利的中文。他们是地道的中国通,活跃在伊朗各行各业,有商人、学者、医生、艺术家。舌尖上的中国味道勾起了他们对于中国的美好回忆。
他们怀念在中国求学、生活和工作的难忘时光,讲述他们与中国和中国人的故事。许多人的子女也在他们的影响下,从小就爱上中国和中国文化。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每一位来宾背后的中国故事,无不彰显着中伊友谊源远流长、代代相传。正如常华大使所说,你们都是中伊友好的民间使者,是两国关系发展的见证者和推动者,让我们共同祝愿中伊友谊万古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