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和组织 > 国家(地区) > 亚洲 > 伊朗 > 驻外报道

驻伊朗大使常华在大学生通讯社发表署名文章《中伊“一带一路”合作前景光明》

来源:(驻伊朗使馆) 2019-08-26 18:44

  2019年8月26日,驻伊朗大使常华在伊朗大学生通讯社发表署名文章,题目是《中伊“一带一路”合作前景光明》,全文如下:

  细密画是伊朗人民的伟大创造,也是波斯文化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在古代,中伊两国就曾沿着丝绸之路进行密切交流,细密画受到中国工笔画的深远影响,二者有着相似的艺术特征,在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

  2019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聚焦重点、深耕细作,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习近平主席的形象比喻,为共建“一带一路”描述了清晰发展蓝图、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目前,“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接下来要聚焦重点、精雕细琢。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倡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社会应者云集,全球为之瞩目,古老丝路就此重放光彩。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不同国家合作发展故事在全球各地不断涌现。东非有了高速公路,马尔代夫有了跨海大桥,白俄罗斯有了轿车制造业,哈萨克斯坦有了出海通道,中欧班列成为亚欧大陆上距离最长的合作纽带……6年的时间里,“一带一路”建设给世界带来的改变,一次次从不同维度证明了这一论断:“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

  迄今,已有包括伊朗在内的126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同中方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持续不断的合作热潮充分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同各国发展需求高度契合。国际金融论坛与英国《中央银行》杂志在“一带一路”5周年之际发布调查报告表示,几乎所有受访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在带动本国、本地区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的报道注意到,“一带一路”正越来越多出现在世界各国公司的财报会议上。

  “一带一路”倡议以共商、共建、共享为指导原则,重点关注五大领域:一是政策沟通,旨在构建政府间多层次宏观政策沟通机制,加强各国发展战略对接。二是设施联通,旨在构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网络,提升交通、能源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三是贸易畅通,旨在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实现产业协同发展。四是资金融通,旨在构建多元投融资体系。五是民心相通,旨在搭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平台,深化文化、教育、学术和旅游等各领域交往,拉近各国民众感情,推进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包容性社会。

  “一带一路”是迄今为止中国为世界提供的最重要公共产品,不是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同盟;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小圈子或者“中国俱乐部”;不以意识形态划界,不搞零和游戏,只要各国有意愿,中国都欢迎。

  伊朗地处陆海丝绸之路枢纽,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中国和伊朗两国人民自古通过丝绸之路友好交往,结下深厚友谊。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他的副使就来到安息,也就是今天的伊朗,受到隆重接待。13世纪,伊朗著名诗人萨迪记录下到中国新疆喀什的难忘游历。15世纪,中国明代郑和曾3次到达伊朗南部的霍尔木兹甘地区。

  2016年习近平主席成功访伊,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今年6月,习近平主席与鲁哈尼总统在比什凯克举行会晤,就新形势下中伊关系发展达成了重要共识。

  中伊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有着广阔前景。中伊资源禀赋和合作优势互补性强。前不久,我曾乘坐中国公司承建的德黑兰地铁,地铁运行平稳、车内环境干净整洁,车站建筑风格与中国类似,让我仿佛在北京下班回家的地铁上。德黑兰地铁项目大大便利了伊人民生活,也是中伊合作造福伊人民的一个缩影。中方将秉持合作共赢理念,加强中伊发展战略对接,深化互利合作,更多惠及民众,实现共同繁荣。

  “一带一路”建设传承了古丝路精神,其初衷和最高目标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著名思想家孔子曾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名句,伊朗著名诗人萨迪也写过“亚当子孙皆兄弟”的箴言。而今,中伊两国人民更应携起手来,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描绘共建“一带一路”的工笔画和细密画。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