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和组织 > 国家(地区) > 亚洲 > 约旦 > 驻外报道

驻约旦大使陈传东就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接受约旦官方通讯社专访

来源:(驻约旦大使馆) 2024-06-02 22:35

2024年6月2日,驻约旦大使陈传东就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接受约旦官方通讯社记者专访,介绍会议主要情况、成果及其对促进中阿、中约关系的重要意义,表示中方愿同约方携手努力,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中阿“五大合作格局”为指引,将会议共识转化为合作行动,推动中阿、中约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方将同约旦等阿拉伯国家一道,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继续捍卫正义、劝和促谈,推动巴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维护地区和平发展,为建设中阿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采访实录全文如下:

问题一:刚刚结束的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最重要成果是什么?会议对促进中阿合作有何意义?约旦的参与情况如何?

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于5月30日在北京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是首届中阿峰会后举行的首次部长会(上次部长级会议由中约两国共同主持),又恰逢中阿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王毅外长和阿方主席共同主持会议,阿拉伯各国、阿盟秘书处的外长或部长级代表出席。会议发表了《北京宣言》《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2024年至2026年行动执行计划》和《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联合声明》三份成果文件。

习近平主席总结了中阿关系对和平发展、文明互鉴和全球治理的典范意义,宣布将于2026年在中国举办第二届中阿峰会,提出共同构建中阿“五大合作格局”,为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指明了方向。

这五大合作格局的关键词是创新、投融资、能源、经贸、人文交流

一是共同构建更富活力的创新驱动格局。中方将同阿方在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现代农业、空间信息等领域共建10家联合实验室;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合作;加强卫星导航、载人航天、民用客机等合作。部长级会议现场展示了送往中国空间站的阿拉伯国家和阿盟旗帜,将成为中阿友好超越时空的永久纪念。

二是更具规模的投资金融格局。中方愿同阿方设立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支持双方金融机构合作,欢迎阿方银行机构加入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系统。

三是更加立体的能源合作格局。中方愿同阿方进一步加强油气领域战略合作,联合开展新能源技术研发和装备生产,支持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在阿拉伯国家参与总装机容量超过300万千瓦的可再生能源项目。

四是更为平衡的经贸互惠格局。中方将积极推动实施中阿发展合作项目,加快双边和区域自贸协定谈判,推动电子商务合作对话机制建设。中方欢迎阿方积极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愿扩大自阿方进口非能源类产品特别是农食产品。

五是更广维度的人文交流格局。中方愿同阿方设立“全球文明倡议中国—阿拉伯中心”,加快智库联盟、青年发展论坛、大学联盟(阿方秘书处设在安曼)、文化和旅游合作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中方将每年邀请阿方200名政党领导人访华,未来5年力争实现1000万游客互访。

约旦首相府事务国务大臣贾齐阁下率团与会,在发言中高度评价约中关系和阿中合作,重申约旦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期待同中方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青年、文化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约方在会议筹办过程中给予积极支持,作出了重要贡献。中方愿同约方以本届部长会为契机,以“五大合作格局”为指导,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推动建设中阿命运共同体。

问题二:约旦正在推进全面现代化改革,中方如何看待约旦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如何以此促进中约各领域合作?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也是阿卜杜拉二世国王登基二十五周年。在阿卜杜拉二世国王英明领导下,约旦战胜许多困难挑战,国家建设和发展取得重要成就,有力推进政治、经济、行政全面现代化改革。中国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中约可以、也应当做现代化征程上的亲密队友。

我曾经多次讲,中约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伙伴,主要有几方面原因。

一是历史渊源。两千多年前,佩特拉就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时,阿卜杜拉二世国王是最先支持倡议的外国领导人之一。去年11月,两国政府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可以说,“丝路精神”贯穿中约千年交往史,闪亮新时代。

二是区位优势。“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是促进互联互通。中约分处亚洲东西两端。约旦地处三大洲交汇之处、中东地区心脏地带,战略性的地理位置、“安全绿洲”的稳定环境、通达全球的优惠贸易安排,使约旦在“一带一路”中占有重要独特作用。

中国企业来约旦投资兴业,既为开拓约旦市场,更是放眼全球和地区商机。约旦中资企业生产的服装、瓷砖等产品畅销欧美和中东地区。中企参与运营亚喀巴工业园区,吸引了更多中资企业落户,同时与特区政府合作开发奎拉国际工业区,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即将完工,招商引资有望超过10亿美元。中约产业合作,可以助力约旦产业升级,增强竞争优势。

三是经济互补。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大国,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迅速,技术全球领先,有超大市场规模。约旦多种矿产资源储量丰富,重视绿色发展,具有人力资源优势,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空间大。因此,加强双方合作,能发挥约旦的资源禀赋,保障能源安全,提升基础设建设水平,促进绿色转型。

中国企业入股阿拉伯钾肥公司,推动钾肥产销量和利润连续创历史新高,也为保障中国钾肥供应稳定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目前,双方合作正从资本、市场向技术、装备、科研等领域拓展。中国企业参与投资建设的阿塔拉特油页岩电站项目,是全球最大的油页岩发电项目,技术领先,环保标准高,使用约旦本地资源,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5%,在国际油气市场动荡走高的背景下,对于约旦能源自主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企业发挥资金和运营管理优势,积极参与约旦清洁能源项目,收购并运营多个光伏、风电项目。

中国也是基建大国。中国高速铁路(时速至少250公里)运营里程已经达到4.5万公里。世界上最高的100座桥梁,有47座在中国的一个省—贵州省。中约在公路、铁路等领域的合作也有很大的空间。

近年来,中约双边贸易一直保持高水平。今年上半年,受地区局势影响,双边贸易额有所回落,但4月以来企稳回升,较3月环比增长超过18%,约旦对华出口增幅更大。习近平主席特别提到,中方愿扩大自阿方进口非能源类产品特别是农食产品。约旦的椰枣、橄榄油品质优良。我们欢迎约旦朋友通过每年在上海举办的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展会,推销约旦优质特色产品。

四是理念和民心相通。中国和包括约旦在内的阿拉伯国家是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守望相助、合作共赢、文明互鉴,是中约两国的共同理念。政治互信、民间友好,是中约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坚实基础和不竭动力。中国一直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约旦人民提供真诚、不附加政治条件的帮助。几天前,中方援建设的萨尔特公路升级改造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哈萨瓦纳首相亲临揭幕。不久前,中方捐赠的30辆救护车和消防车顺利移交。去年,中国为600多名约旦政府、企业、学校、社会组织的朋友提供了培训机会,今年已经有100多名朋友赴华参加培训。

阿拉伯谚语讲,“被行动证明的语言是最有力的语言”。我们将同约方进一步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把中阿合作论坛部长会形成的共识转化为行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我们愿同约方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充分利用约旦丰富、优质的人力资源,在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水资源匮乏等挑战。

我们愿同约方共同落实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教育、文化、青年、新闻、旅游、体育等领域交流合作。

我们愿同约方共同落实全球安全倡议,为维护地区和平、安全、稳定贡献力量。

问题三:中方为结束加沙战争做出了哪些努力?

加沙冲突已近9个月,造成严重人道主义灾难,突破现代文明底线。冲突爆发以来,中国始终为停火止战奔走,为保护平民尽力,为人道援助行动,扛起大国担当。

中国开展了密集的外交行动,努力凝聚停火止战的国际共识。习近平主席多次旗帜鲜明地表示支持巴勒斯坦正义事业、支持“两国方案”。他强调,战争不能再无限继续,正义也不能永久缺席,“两国方案”更不能任意动摇。中方坚定支持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支持召开更大规模、更具权威、更有实效的国际和会,制定落实“两国方案”的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王毅外长与包括萨法迪外交大臣在内的各国外长深入沟通,劝和促谈。中方特使遍访约旦等域内外国家,广做各方工作。

中国在联合国与阿拉伯国家密切协调,共同发出正义声音,守护道义底线,推动冲突解决。去年10月,中方共提并投票支持约旦代表阿拉伯国家在联大提出的加沙人道休战决议。11月,中国接待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外长联合代表团首次出访。中国担任安理会轮值主席国期间,召开巴以问题高级别会议,推动安理会通过冲突爆发以来首份决议。今年3月,在中阿共同努力下,安理会首次通过加沙停火决议。

中方强烈谴责以色列狂轰滥炸导致无辜平民丧生,强烈谴责对救援车队、联合国机构和人员的暴力袭击,强烈呼吁以色列遵守安理会决议,遵守国际法院发布临时措施命令,停止进攻拉法。中方坚决反对将人道问题政治化,反对将饥饿作为武器,反对将人道援助当作谈判筹码。尽快推动实现停火止战,是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绝不能对全世界有良知民众的正义呼声充耳不闻,不能一边喊停火,一边供军火,一边谈救援,一边设障碍。

中方通过双、多边渠道向加沙提供了多批紧急人道援助。习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论坛部长会开幕式上宣布,中方将在前期1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基础上,再提供5亿元人民币援助,支持缓解加沙人道危机和战后重建,并将向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提供额外捐款。

中方还努力推动巴勒斯坦各派别对话与和解。今年4月,中方邀请哈马斯与法塔赫在北京进行深入坦诚对话,取得积极进展。中方强调,任何涉及巴勒斯坦前途命运的安排必须遵循“巴人治巴”原则、充分反映巴勒斯坦人民的意愿。

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会发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联合声明》,强调支持哈希姆家族对被占耶路撒冷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圣迹的保护,支持其为保护耶城阿拉伯、伊斯兰和基督教属性,以及维护耶路撒冷及其圣迹现有历史和法律地位所发挥的作用。

要彻底结束这场21世纪最惨烈的人道主义悲剧,必须牢记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巴以局势发展到今天,根本原因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建国权、生存权、回归权长期遭到漠视。中方将继续同包括约方在内的阿拉伯国家一道,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